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菁华选辑》

海涛法师  2010/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2.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3.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4.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5.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涂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6.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

7.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8.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9.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10.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

1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12.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

13.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4.常运慈心拔有情,渡尽无边苦众生。

1.念佛当生四种心:

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

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

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

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

此四种心中有一,净业即能成就。

2.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5.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6.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偏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7.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8.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9.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特留念佛。

10.成佛虽难,求往生易得;仰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

11.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2.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3.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持名妙行,非愿不足导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4.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

5.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6.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7.当来经法灭靳,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8.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0.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名号。

11.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12.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却在此经。

13.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

14.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

15.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直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2.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

3.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势生死之罪,此之谓也。

4.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5.《阿弥陀经》中:「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乃指此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

6.不可思议略说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

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

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7.愿者,信之卷、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8.修行别无要术,但真信愿生,一向专念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

9.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10.若不专念,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

11.专念西方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发愿,决定得生,永不退转,亲近弥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

【推荐】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教词典】众生

【众生】 梵语萨埵 Sattva ,旧译曰众生,新译为有情。...

【佛教词典】重誓

(术语)又云重愿。谓法藏菩萨前立四十八愿,后更立三...

绍云老和尚:云居山的护法神太厉害了

我当年在云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几岁,他就租...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

你所听闻的佛法没有一句是白费的

《贤愚经》中讲到佛在世之时,有一个大富长者,叫须达...

开愿法师:念经需要持五戒吗

问: 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

没有挣扎就没有进步

有一天,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人们喜欢的是我,又不...

如何判断真心与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修行...

现在能听闻佛法,应该珍惜这一因缘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

不开口的真相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陪着新婚的妻子回乡下娘家探亲。时...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

邪淫的六种情况

大概地说,邪淫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但是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