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菁华选辑》

海涛法师  2010/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2.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3.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4.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5.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涂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6.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

7.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8.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9.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10.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

1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12.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

13.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4.常运慈心拔有情,渡尽无边苦众生。

1.念佛当生四种心:

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

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

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

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

此四种心中有一,净业即能成就。

2.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5.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6.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偏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7.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8.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9.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特留念佛。

10.成佛虽难,求往生易得;仰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

11.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2.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3.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持名妙行,非愿不足导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4.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

5.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6.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7.当来经法灭靳,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8.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0.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名号。

11.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12.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却在此经。

13.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

14.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

15.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直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2.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

3.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势生死之罪,此之谓也。

4.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5.《阿弥陀经》中:「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乃指此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

6.不可思议略说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

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

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7.愿者,信之卷、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8.修行别无要术,但真信愿生,一向专念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

9.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10.若不专念,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

11.专念西方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发愿,决定得生,永不退转,亲近弥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机能够为亡者念佛吗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到临终时用

问: 年寿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体也健康了,平时念佛...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推荐】临命终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佛教词典】憍昙弥育佛

(故事)佛母生佛后,七日而命终。姨母代养之。因果经...

【佛教词典】尘乡

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乡,乡里。六尘之...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原文】 目连复见一神,身体极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被牛感化的斗牛士

这张不可思议的照片,记下了斗牛士Torero Alvaro Mun...

山民窃取王库喻

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星云大师《为受刑人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在您的座前,为天下的受刑人向...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 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