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大安法师  2017/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果地上建立的,所以通体是大不可思议。也就使得这个法门在被众生接受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特点——就是难信。

因为众生都是有我执的,都是有个人知见的。我们接纳一个东西时,一定首先是站在我们众生的角度去看待它、评价它、接纳它的。这使得我们对净土法门在佛那一边建立的情况,很生疏、很陌生,因为它是超情离见的,不是凡夫情见里面的事情。所以它就直接表达为很难信。

《佛说无量寿经》中讲,“易往而无人”!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看这个经文会理解为,念佛是容易往生的,但却没有什么人往生,常常会这么去理解。

但在我多读了几遍以后,觉得不应该这样理解,应该是:净土法门就是易往,就特别容易往生,“无人”是指什么,是没有人相信容易往生。如果他能相信容易往生,他也就万修万人去,他也就容易往生。是这么来理解,才符合这个经文的意思,不是说容易往生却没有什么人往生。所以这个净土宗,它的特色可以展示很多了,我们首先把握这些。

净土法门是从佛的果地觉所建立出来的,大不可思议的,特别彰显十方诸佛度化众生大慈悲、大智慧、大方便的一个法门,我们要现量地在这个本位上去认知、接纳、仰信它。那了解了此法门的特色,我们就要建立相应的研修净土宗的方法。

一般我们在这个世间学一种知识,或者学一种佛法,可能很自然地就会读很多东西,博览群书,加以种种的思惟比较,然后自己做判断,自己建立很多知见。有些有文化的,无论出家在家人,他常常说:我学佛法一定要读遍所有的经书,我再来选择。这样好不好?当然也值得赞叹,说明他还是对自己负责任啊。

但当他读了很多书之后,是不是能够回得来?你深入经藏,入海数沙,能不能数得清楚?再就是你通途教理搞得非常熟,会不会构成对净土信心的一个障碍?这些都很有风险。

所以从本人的理解当中,净土宗的修学走这条路不是太好,不仅是在走弯路,而且是不容易回到原点上来。所以这几年,我跟研习班的同学也谈到,修学净土宗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方法不得当,可能你费了很大的劲,却得不到利益,信心都建立不起来。

现在为什么有很多人开始修净土,结果修了若干年,他又再修其他的法门去了?这可能跟他从一开始的方法不得当有关系。如果方法得当、得到利益,他是绝对不会动摇去修其他的法门的。动摇说明他的信根都没有扎下来,所以我们不得不加以讨论啊。一定要从信心入手,从净土法门感应道交的原理契入,要知道以我们凡夫的知见,很难有智慧理解这个法门。

蕅益大师说,这是唯佛与佛方能究尽的法门,九法界众生是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相信去理解的。所以我们就不要以为,我一定有判断能力,有理解能力。

印祖有一个比喻,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说的:你要知道,你自己是一个病人,而且危在旦夕,这时候有良医给你开好了药方,给了一副中成药,你只要入口,就能够起死回生。如果当下你能相信这个中成药的效果,当成救命的神丹,只要入口就会好了。但这时候你不相信,说等一等,我一定要了解我的病症,知道病症之后,还要知道你的药是什么配方,从哪里采来的,剂量怎么样,它走什么经脉,怎么炮制的,等我这些搞清楚了之后,我才服这个药。可能还没等你搞清楚,就一命呜呼了。

所以对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来说,当下相信大医王炮制的这个药方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你就得救了。如果你要靠自己,非要了解全过程,才决定服不服药的话,还没有等你了解清楚,你就不行了。

净土法门亦复如是,这是阿弥陀佛建立起来的;这是释迦牟尼佛根据娑婆世界众生的特点,为了救度我们而介绍的;这是历代祖师大德菩萨,遍阅大藏经之后,给我们留下来的一个最好的药方。

你只要相信佛陀、相信菩萨、相信祖师,那么虽然不了解,但肯先服药,那也就得救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经能不能往生

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受菩萨戒没有过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问: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

【推荐】身体的疾病是前世因还是今世因呢

问: 我以前颠倒生活规律,导致自己得了前列腺结石,按...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

【佛教词典】西本龙山

(1888~)日本佛教学者。毕业于大谷大学研究科。曾任...

【佛教词典】一脱

(术语)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舍利弗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奔向成功的十个好习惯

一、不轻言退缩 二、不停学习,不断修正。 三、坐言起...

在家居士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失吗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

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产生和形成,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必有其因果,所...

慧律法师《那是你没有福报》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

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