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大安法师  2024/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含初发心与三贤十地阶位)往生到我的刹土,悉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位;除其因地曾发愿,为度众生故,披上弘誓的铠甲,积功累德,修习六波罗蜜,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游化诸佛国土,修自利利他菩萨行,以种种供具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恒河沙数无量众生,令诸众生安立于无上正真之道,得佛威神力加持,顿然超出通途菩萨道的修行阶位,现前速得圆满普贤十大愿王之德。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佛土,修菩萨行者,动经三大阿僧祇劫的辛苦,历经五十二个阶位,中途或遇障缘,退失菩提心。如法华会上与会大众,亦在大通智胜如来座下,曾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然尘点劫退转为声闻。故佛典常云:“鱼子菴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意谓:鱼子多,成鱼苗的少;菴罗华多,果子少。以此喻指初发心的菩萨多,成佛的少。)证果之难,如蚁子登高山。是故,阿弥陀佛发大悲愿,他方世界来生我国的菩萨,即得不退转位,顿然超越通途五十二阶位,疾至一生补处,位齐普贤,顿然圆满自利利他菩萨大业。

一生补处,意谓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位。换言之,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菩萨(释尊之候补佛)、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之候补佛),极乐世界诸往生者,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定证得一生补处位,“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佛说阿弥陀经》)。

大乘佛典中,唯《华严经》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示现一生圆满佛道的历程。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会四十一位菩萨大士,同生安养。证知,《华严经》一生圆满成佛的秘要,原来正是此愿。阿弥陀佛以大平等之慈悲心,令一切凡夫例登一生补处,令善财童子等菩萨大士速证无上佛果,此大愿功德,何可思议。

他方国土诸菩萨众生到极乐世界,究竟得一生补处,然亦有菩萨曾发愿,一经往生,就速回秽土度众生,阿弥陀佛对此也欢喜加持,令他披上弘誓铠甲(意指他自己的誓愿,与阿弥陀佛威神力加持),有着如是铠甲保护,方能于五浊恶世,度化众生。

按通途佛法论,初发心菩萨,烦恼未断,欲于五浊恶世度众生,无有是处。证得无生法忍菩萨,才有能力于秽土度众生。如鹅鸭入水,游戏神通,广度众生。

而在净土法门,行人生到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的加持,获得弘誓铠甲之保护层,亦可如无生法忍菩萨那样,于五浊恶世自在度众生。阿弥陀佛并能保任此菩萨还能回极乐世界,不致迷失于他方世界,招致轮回堕落的风险。

此悲心深厚的极乐菩萨于他方秽土,积累菩萨六度万行之功德,效用甚妙。《无量寿经》云,于此娑婆秽土,“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何以故?极乐世界无为自然(生存资源充足),国中圣众皆明心积善。然娑婆世界多有五欲诱惑,魔障干扰,竞争生计,身劳心瘁,修菩萨行甚难。难能就可贵,于此世界修六度的机缘广。

比如修布施,这里穷人多,可以广修财布施;此世众生精神贫乏,可作法布施。南阎浮提众生刚强、弊恶、动辄诽谤、辱骂他人,故能成就行人忍辱波罗蜜。而极乐世界无有穷人,亦无精神贫乏者,无诽谤之恶人,故修六度机会不多。从此意义上,理解此土修行胜过极乐修善百年之法义。

极乐菩萨得阿弥陀佛愿力加被,自在游诸他方佛国,修习自行化他之菩萨业。以种种供养具恭敬、供养已,聆听诸佛说法,蒙佛授记。同时,作如来使,悲心教化恒沙无量众生,以先觉觉后觉,令众生发上求下化之菩提心,传授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胜妙法门,令一切众生安立于无上正真之道,即安立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上。

持念万德洪名,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就能超越通途佛法菩萨道的阶位次第,不必次第从初发心到信位,经历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常伦次序,顿然臻入一生补处位,疾速成就佛果。证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能持心性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是净土法门不共的特质,亦是速疾成佛的依据,此乃以阿弥陀佛愿力作为增上缘,是果地功德的恩赐所致,这就类似于在人世间投生到帝王之家,作为东宫太子,顿获福德高贵一样。又如好坚树,在地下已长了一百年,一旦伸出地面,一日便长到一百丈高。此不可思议境界,类似于念佛法门,以佛的果地觉作因地心,现成享用。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就是普贤十大愿王。此愿王乃一切菩萨弘愿之总持。欲成就如来无量无边功德,亟须修习十大愿王。然自力修此愿王,殊为不易。比如,第一礼敬诸佛,是要求以恭敬心,平等礼敬过去、现在及未来一切诸佛,这对于人我相未除的凡夫来说,欲礼敬未来佛(即现实中的一切众生),甚为不易。第一愿如此,其余九愿亦复如是。

是故,极乐菩萨得阿弥陀佛愿力加被,方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得人法二空的般若智慧,分身到他方刹土修菩萨道,就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证知,极乐世界的菩萨无论是在极乐本土修行,还是游化他方世界修行,都能在阿弥陀佛这一愿平等加持之下,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吾人得闻此愿功德,自当撩衣便行,义无反顾,径登极乐,成为净土诸上善人之一员,何幸如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问: 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原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

大安法师:做不到的就全交给阿弥陀佛

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佛教词典】五五百年

又作五个五百年、五个五百岁、五五百岁。乃一种宗教史...

【佛教词典】虚空无垢持金刚

(菩萨)梵名Gaganāmala-vajradhara,又云虚空无垢执...

如何面对两性关系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俗话...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

这种人已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

销售行业不免要打妄语,怎么受五戒

问: 我是销售医疗器械的,利润大,有时不免要打妄语...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

圆瑛法师:答何明亮居士问六则

问一:念佛为何限定七日? 答:克期取证故。放下万缘...

小男孩的愿望

某个小乡村里,有位妇人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

「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