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能得到人间的福报吗

大安法师  2024/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能得到人间的福报吗

问:念佛能够得到人间福报吗?

大安法师答:佛法不离世间法,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会有一个“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知道众生都有对世间福报的追求,所以观世音菩萨就这么慈悲,让你求财得财,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女得女,乃至求智慧得智慧,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这就是以世间的欲望先满足你,让你有感恩的心,向佛法靠拢,最后“后令入佛智”,到了入佛的智慧,再就是谈空性,一切这些法都是梦幻泡影,要追求生命的真实。

净土法门亦复如是,就像印光大师的一句话:念佛,成佛都有余数,何况其他?就是何况其他的世间的人间福报。

比如说,你在世间希望身体健康,念佛就能让你身体健康;比如说,在这世间你希望开发智慧,考取重点大学,考取最高的学位,你念佛就能够开发智慧,记忆力、理解力上来;比如说,你经商,能够事业、商业发达,你念佛,人际关系就会好,你能够处处设身处地想到对方的需求。其实真正的经商就是利他的经济,你满足他人的需求,最后是利益了自己,因为自他不二,自他同体,利益了他人,就是利益自己。奉行这种经商的原则,你也一定会成功。如果你是从政,通过念佛引发了你的慈悲心,仁政、德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就会受人欢迎,你的政声、政绩很好,你就会得到提拔的机会。哪里没有人天福报呢?

所以,信愿念佛,包括持戒,做人就是要用净业三福来规范自己。净业三福第一福就谈世间的善,你要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学校奉事师长,要培养慈悲心,不杀生——“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规范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都向善的一面。你能做到这四句话,你一定是世间的善人,一定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一定是受大家欢迎的人。受大家欢迎,你的事业还能不成功吗?

所以,念佛指向出世间的终极关怀——了生脱死,就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拿着莲台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主要的目标。同时,你念佛,在这个世间度过的这一生,也顺便可以使我们事业成功,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智慧开发,这些人间的福报也顺便可以得到。所以念佛含摄世间法的成功和出世间究竟解脱,这不是一箭双雕吗?一举两得吗?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那可是吃大亏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

想要接触到这个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弥陀佛是无限量、无边际,要对治我们的心和我们凡夫...

广钦老和尚临终的慈悲示现

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惧

问: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惧所吓死的。请问...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佛教词典】曼荼罗仙

梵名 Mandra。意译弱声、弘声。又作曼陀罗仙。南朝译经...

【佛教词典】般若十种利益

般若十种利益: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菩萨由此智慧,...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一、 阎浮百苦镇煎熬 赖有摩提路匪遥 六字洪名真法界...

十大菩萨名号隐含的义理

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脱,就是离...

母亲留给儿子的证明

有一个台湾的企业家,他是通过中国佛学院来找我。他有...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竭诚方获实益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谚语说:对人低下谦恭的...

把握当下,做就对了

在一个大丛林中,有位七十几岁的老和尚。他从十几岁到...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