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真正的快乐和痛苦

达照法师  2011/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其实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间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着人生去努力的。我们知道人生的现象,也就是命运和因果,事实上就是被惯性与业力在推动着往前走。佛法是相信有命运的,过去世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这一生的命,这一生所有的努力又会继续往前推进你的命。所以“命”是由过去世来的,而“运”是这一生努力的结果。

古人说:“算命算流年、抽签抽运气”。就是过去生的所有努力会影响到这一生,这一生的所有努力又会影响到将来。这就是业力与命运、因果与惯性的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我们的生命就是由地水火风构造起来的一个机器,而推动机器的这个东西,我们现在告诉大家,它就是业力。但业力,又是由谁来创造的?

很多人在人生路上认识不到这种现象,所以有些人只相信命运,有些人只相信现在,不能统一起来。当对人生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种是从不认识到不认识,就是从迷入迷。对人生的起心动念、喜怒哀乐,你不知道到底从哪里来、它有什么样的规律?第二种是从迷入觉。由于因缘聚合,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善知识;或者看了古大德的著作;或者在特殊因缘下,观察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总结出了人生的经验。虽然过去是迷失的、不了解的,现在反过来成为一个觉者。第三种是从觉入迷。当然这个觉并不是究竟觉。比如说一个人小时候,他知道应该与人为善,应该认真、积极努力,把人生的方向把握在自利利他的和谐的心态上,但是由于成长的过程遇到了逆缘,因此从觉入迷,忘记了以前的那份善良、快乐。最后一种是从觉入觉。就是过去世有大善根,这一生没有忘记这个善根,在觉悟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走。

这四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人生是一个机器,你如果运用不好,我看很多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制造烦恼的机器,他所有的动力、追求,都围绕烦恼而展开;也有一些人,是一个智慧的机器,他在这个世界给自己、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风光。

人生就是这样,由业力和因果的惯性来推动的。我们所作的努力都有共同性,就是不停地逃避,又不停地追求。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一例外都是要逃避一些东西,舍弃一些东西,然后去追求一些东西。逃避我们都认为是痛苦的东西,追求我们以为是快乐的东西。大家的起心动念都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上,却对生命的整体规律没有把握。所谓法界的原则,就是缘起的、因果的规则,无我性空的规则,对这个真理没有把握。而大家认为的快乐、痛苦往往又是颠倒的,常常会把快乐当成痛苦来处理,把痛苦当成快乐来处理。因此人世间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理解别人。

我们看看人生的路上的那些颠倒:比如杀生、吃肉、伤害众生,这个本身是痛苦的,但你去看看饭店,一天多少生灵被人吃掉了,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以为不这样简直就不像正常的人;吃素是正常的,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但是他们觉得吃素实在是太苦了。这种现实的人生路上你争我夺带来的痛苦结果,往往是最初认识上的错误。

对自己内在的情绪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很多修行的人,按照戒定慧的规则,有了禅定就会有智慧。当你心真的安定了,就不用愁吃、穿、住。但他就是要找一点小名堂,让自己烦恼烦恼,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你的存在。事实上,你本来是快乐的,但你把快乐的信息错误地寄到痛苦的地址上了,所以你收到的是痛苦的结果。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怎么治疗心理呢?就是把你的痛苦的情绪、信息,(比如打坐用功,静心、慈悲、布施,你觉得割肉一样难受)当一封信寄到一个快乐的地址上;又把你快乐的情绪、信息,(比如贪财、贪色、生气)寄到一个痛苦的地址上。

所以我们要舍弃和追求什么?大家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佛法告诉了我们正法的标准,就是要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就是痛苦的,它不只是外在的表现行为,而是内在的觉受。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最好都不要伤害。但由于我们人生的颠倒、对于快乐和痛苦的位置的颠倒,做一件善事心里好像感觉挺难,所以就如佛经所说:修行好像爬高山一样很辛苦,不修行好像是走下坡路,你不用走,坐在那里自然就滚下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快乐之道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

为什么说佛教徒是快乐者

《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忍一切的劳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从净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赠

现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赠,器官捐赠在佛教界有多次地...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达照法师:开心与关心

每个人的心灵都像天空一样清净空灵,但受到了后天遭遇...

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对于我们这一期生命乃至未来的生命,唯一的意义就在于...

达照法师:忆佛念佛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越固执的人越容易受伤

别让心太固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说:一切众生皆有...

【佛教词典】破相三昧

又作无相三昧。为百八三昧之一。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

【佛教词典】忆念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忆念法者,清人被谤,取洗无因...

有一丝毫的放不下,功夫就不得现前

想得一个见地,想得一个功夫,这都不是想出来的,想也...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功夫来时有两个岔路

生死大事,古往今来,诸位大德为了这件事也不容易得到...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罗状元醒世诗

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

当念佛间断之时,有三种痛加鞭策的方法

问:修念佛法门,贵在念念相续不间断,我也很想能达到...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

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

问: 顶礼法师,也有一种说法,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

冬令六款纯素补气补血汤

气血不调会导致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等症状。今天向考虑...

「舍身心求往生」与「求加持痊愈」矛盾吗

问: 印祖说过,当人重病时,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寿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