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达照法师:真正的快乐和痛苦

达照法师  2011/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其实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间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着人生去努力的。我们知道人生的现象,也就是命运和因果,事实上就是被惯性与业力在推动着往前走。佛法是相信有命运的,过去世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这一生的命,这一生所有的努力又会继续往前推进你的命。所以“命”是由过去世来的,而“运”是这一生努力的结果。

古人说:“算命算流年、抽签抽运气”。就是过去生的所有努力会影响到这一生,这一生的所有努力又会影响到将来。这就是业力与命运、因果与惯性的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我们的生命就是由地水火风构造起来的一个机器,而推动机器的这个东西,我们现在告诉大家,它就是业力。但业力,又是由谁来创造的?

很多人在人生路上认识不到这种现象,所以有些人只相信命运,有些人只相信现在,不能统一起来。当对人生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种是从不认识到不认识,就是从迷入迷。对人生的起心动念、喜怒哀乐,你不知道到底从哪里来、它有什么样的规律?第二种是从迷入觉。由于因缘聚合,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善知识;或者看了古大德的著作;或者在特殊因缘下,观察周边发生的事情,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总结出了人生的经验。虽然过去是迷失的、不了解的,现在反过来成为一个觉者。第三种是从觉入迷。当然这个觉并不是究竟觉。比如说一个人小时候,他知道应该与人为善,应该认真、积极努力,把人生的方向把握在自利利他的和谐的心态上,但是由于成长的过程遇到了逆缘,因此从觉入迷,忘记了以前的那份善良、快乐。最后一种是从觉入觉。就是过去世有大善根,这一生没有忘记这个善根,在觉悟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走。

这四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人生是一个机器,你如果运用不好,我看很多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制造烦恼的机器,他所有的动力、追求,都围绕烦恼而展开;也有一些人,是一个智慧的机器,他在这个世界给自己、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风光。

人生就是这样,由业力和因果的惯性来推动的。我们所作的努力都有共同性,就是不停地逃避,又不停地追求。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无一例外都是要逃避一些东西,舍弃一些东西,然后去追求一些东西。逃避我们都认为是痛苦的东西,追求我们以为是快乐的东西。大家的起心动念都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上,却对生命的整体规律没有把握。所谓法界的原则,就是缘起的、因果的规则,无我性空的规则,对这个真理没有把握。而大家认为的快乐、痛苦往往又是颠倒的,常常会把快乐当成痛苦来处理,把痛苦当成快乐来处理。因此人世间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理解别人。

我们看看人生的路上的那些颠倒:比如杀生、吃肉、伤害众生,这个本身是痛苦的,但你去看看饭店,一天多少生灵被人吃掉了,他们还吃得津津有味,以为不这样简直就不像正常的人;吃素是正常的,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但是他们觉得吃素实在是太苦了。这种现实的人生路上你争我夺带来的痛苦结果,往往是最初认识上的错误。

对自己内在的情绪也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很多修行的人,按照戒定慧的规则,有了禅定就会有智慧。当你心真的安定了,就不用愁吃、穿、住。但他就是要找一点小名堂,让自己烦恼烦恼,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你的存在。事实上,你本来是快乐的,但你把快乐的信息错误地寄到痛苦的地址上了,所以你收到的是痛苦的结果。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怎么治疗心理呢?就是把你的痛苦的情绪、信息,(比如打坐用功,静心、慈悲、布施,你觉得割肉一样难受)当一封信寄到一个快乐的地址上;又把你快乐的情绪、信息,(比如贪财、贪色、生气)寄到一个痛苦的地址上。

所以我们要舍弃和追求什么?大家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佛法告诉了我们正法的标准,就是要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就是痛苦的,它不只是外在的表现行为,而是内在的觉受。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最好都不要伤害。但由于我们人生的颠倒、对于快乐和痛苦的位置的颠倒,做一件善事心里好像感觉挺难,所以就如佛经所说:修行好像爬高山一样很辛苦,不修行好像是走下坡路,你不用走,坐在那里自然就滚下去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人人都能亲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

佛源老和尚在南华寺养病的故事

1962年下半年,我因肺痨病到韶关防疫站去治疗,骑自行...

「快乐」其实无处不在的

最近在佑顺寺举行「八关斋戒共修法会」期间,进行了三...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

维摩诘患病示苦

佛陀率众游化至毘耶离城,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虽身...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布施就能够获得幸福

当你不再对他人进行任何要求时,你获得的是内心的自由...

行善要及时,精进也要及时

佛经云: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与净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出离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标准

问: 出离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标准? 达照法师答: 出...

【佛教词典】广教兴立所由

亦名:广宗 戒本疏·释戒经序:“所以正宗广教何为兴者...

【佛教词典】烂脱

又作乱脱。错乱离脱之意。即为防止慢心者恃智妄解,自...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佛告诉你为何心静后智慧就来了

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吃亏也是福气

世间,有些人常生怕自己吃亏。因而他们总爱斤斤计较,...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黄庭坚戒淫发愿文

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

学会放弃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