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把别人的因缘套在自己头上

静波法师  2019/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不要把别人的因缘套在自己头上

最近几年,佛教界流传,不诵《弟子规》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奇怪!且不说,佛教经典没有依据,单就《弟子规》出现在清代之际,那么以前的佛教徒又如何往生呢?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兔子被树上落下的果子所惊吓,因而落荒而逃,其他动物不明就究里,也跟在它后面全速奔逃,它们是如此地惊吓,以致激起愈多的动物跟在兔子后面狂奔。”

这肯定是经典里的。树上掉下一个果子,一下儿砸到兔子脑袋上了,这兔子就开始拼命地跑,其他的动物一看兔子跑了,“兔子警惕性非常高啊,肯定有事。”于是就一起跟着跑,以致很多动物都跟在兔子后边跑。它们也不知道兔子为什么跑,既然别人跑,一定有道理,那就跟着跑吧,其实随波逐流,随业流转,就是这样的呀!

“大部分的动物因此踉跄跌倒,摔断了颈子,有的坠落悬崖而死。”

跑来跑去,大部分的动物因此跌倒了,把自己的脖子给摔断了,有的掉到山涧里摔死了……这就是现实中,人云亦云的盲目,实在是不甘寂寞的折腾!往往人多势众!

“只因为传统,模仿他人而做的任何毕钵舍那(智慧禅)的修习,也将导致类似的结果。”

如果去坐禅,当你看禅师坐在那儿,于是也会装模作样地坐在那儿,你坐那个和禅师那个不一样,而你觉得这样就是禅了!你就是坐着而已,那怎么能叫禅呢?所以是不一样的。

中国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宋国人在铲地的时候,突然间一只兔子跑过来,它跑得急,一下儿就撞到树上死了,这个宋国人看到后说:“哎呀,这真是好事。”从此以后,他天天到地里后就把锄头往那儿一放,坐在那儿等着兔子撞树上。

这当然是悲哀!你不要琢磨,这是一个偶然;你也不要把你的因缘和所有的因缘去比较!怎么可以这样呢?这是一个错误。扪心自问,我们是怎么想的?我们是怎么样做的?很多都带有外道的色彩。所以说不因传统而轻信。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学过“小马过河”,大马告诉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帮我干点儿事了,把这些粮食给河对岸的村子送过去。”

于是大马把一袋麦子放在小马的背上,然后它驮着就走。当它走到河边时,一只松鼠跳出来说:“哎呦,你可千万别过河,昨天还淹死我一伙伴呐!”

这小马一听就蒙了,就往回跑。这个老马就告诉它:“你得多问问,多想想。”然后它又往回一走,碰到一头老牛,老牛说:“没事儿,刚没腿。”老牛多大,那小马多小,松鼠就那么点儿,有点儿水就把它淹死了。最后它才知道,河水既不是那么深,也不是那么浅。

所以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那是别人的因缘、别人的业!你不要把别人的因缘套在自己头上!千万不要相信有定法!虽然我们遵循规律!如此,我们的心是清净的!

因为传统的东西是因缘所生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包括吃素、吃荤都是一样的,不是绝对的。所以说不因传统而轻信。好事坏事,不如无事,才是佛事!不是没有,只是不计较而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人生可以随时开始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任...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为何放不下?因为还没看到人生真相

你能够真实的觉悟,你才能够真实的放下! 今天我们讲到...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是与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人的生活,是为了提升自己的...

苦水育青莲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依「六度」来学佛

如何学佛?我们要依六度来学佛。 六度:布施、持戒、...

自卑的人如何用佛法调整心态

问: 人生生来有残缺,乃至身材矮胖、长相丑陋,乃至聪...

静波法师:透视方向,感受佛法真谛

学佛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也是一件艰难的事。当我们从...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够把别人放不下的东西...

【佛教词典】于义无倒

【于义无倒】 p0746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于义无倒...

【佛教词典】梵仪

(杂语)沙门出家之风仪也。...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

最胜仙人舍身求法

一天,净威菩萨恭敬请问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行的因缘,佛...

把仇恨写在沙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才是取财之道

中国人每逢过年,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