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梦参老和尚  2013/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要把回忆拉到现在来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总把三、四十岁,精强力壮的事拿来回想,“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过去我又如何等等!”过去的,早就过去了,已经死亡了,何必拉到现在来呢?不要再把他拉到现在来,你不能够看破、不能够放下,对这个世界、这个现实生活没有认识,才会贪恋不舍。因为你贪恋不舍的缘故,就看不破、放不下,你没有生起出离心,你的大悲心就不可靠。

因为你的大悲心是从贪爱出来的,如此怎么能生出智慧来呢?因为你的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你得先消除这些贪爱,你才能渐渐的觉悟,才能“明”,怎么能生起“明”呢?这要用你的观照,你先观想你的心,当每个人做事的时候感觉很烦闷,有些事情观前的时候,脑筋要先静一下,让我想一想,想一想就是沉淀一下,让心静下来,才能生出智慧。如果说你想学一点智慧,要跟随佛的教导,就要明白佛所说的那些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你做哪一行哪一业,都有方法使你觉悟。只是你认识不认识这一切法都是无常的,都是无我的。你这样观想思维久了,自然渐渐就能“明”,并不是我们非得坐在那里念经、参禅、打坐,非得念佛才能“明”,你做任何事情,如果能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就能明了;当你没有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就明白不了,不论你做哪一件事,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一定要找到事物的真实,你去找吧。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的心里开始建设,用我们的心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我们的行动,指导我们的工作。把心理建设好了,再从内向外,这样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与佛法结合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舍」时的心念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老病宜念佛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应该念佛。但是往往处...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

礼佛有七种

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

【佛教词典】内五法

又作内五事。为难提释经所载五种发自内心之法。即:(一...

【佛教词典】寂静不寂静苦

云何寂静不寂静苦?谓即此为世间道离欲已种善根者。...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败将」言勇

上天偶尔也会眷顾需要机会的人。 吊桥上立了一个牌子...

心中有挂碍,要变第一也难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

记住别人的好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 对我们...

世界众多,分四大种类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

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

吃这五种辛菜会毒你法身慧命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