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梦参老和尚  202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放出一种异香,不是你烧的香——这里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是念经在修行的,你自己就能判断:我今天这个异相、我所见的相好,是真的、是假的?什么是圣境,什么是魔境?你自己有慧心。有了慧心了,就能排除邪见、恶见。

现在有些修行者,或者打一个七,或是拜了几天忏,得了一种境界相,他就认为他得到了,认为了不得了,之后还招摇撞骗,这就是魔境,不是圣境。

如果你不起分别,认为这个跟生死不相干,照常地来用功,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是正知正见。正邪就在你的心念一念之间,这要产生慧心。

因为有了智慧,有了判断的能力,你皈依的心更加恳切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心更恳切了,就能决定皈依,决定依着佛、依着法、依着僧。

决定的时候,你自己不明了,打开经本看一看,看佛怎么说的,你就可以决定了。

或者你也不理解法,那就找你师父问一问,这就要选择善知识。选择善知识者,他能够善知法要,法的要点他能知道,这叫善知识。善知识有好多种,法师也有好多种,我们就不详细讲了。总之,你必须找一个具德行的善知识,他能跟你分析、解释清楚,如何算是得,如何算是失,如何算是魔境,如何算是圣境。所以我们真正闭关修行的时候,善知识是不能离开的。

你想发心到这里修行,或是发心、发愿“我长时要受持三宝”,你得有定力。有了智慧了,决定了;有了定力了,你才能够真正皈依。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定,皈依所受的效果很小,容易动摇。

你碰见一个有神通的人说“我能使你发财”,或者你另外又找女人,你太太跟你吵架,他告诉你:“我能使你太太不跟你吵架,能有些方法帮助你。”这完全是邪道,绝对要不得。

凡是在五欲境——财、色、名、食、睡——来帮你忙的,绝不是正道。但是你自己没有定力,就动摇了。有定力的,谁说什么,不会被他转。因为你皈依三宝,有了慧心,定力已经产生,这叫定心。

我们听经,你为什么来听经?你得搞清楚。为什么要听这个老和尚讲?我为什么要讲经?我讲的目的是什么?你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结合起来,如果你听经的目的不明确,我讲的也不明确——这里头掺杂名利思想,我打知名度,那讲者、说者什么利益都得不到,而且有罪过,讲者有罪过。一定要出离这些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

传喜法师:要常常依止善知识

往往一个好的念头出来的时候,坏的念头也会出来跟你谈...

宣化上人:魔境来时不要执着

魔境为什么来的?就因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

什么是佛法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深、很广也很...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佛学常见辞汇(十一画)

【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

我是信佛的人,怎么会这样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

守戒太难,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

问: 祖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尤其是末法时代要守清...

造业容易,等要忏悔灭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马鸣菩萨造的《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前言 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

佛像如何开光才灵

你要礼佛前,一定先要发愿。第一个愿发菩提心,要成佛...

【佛教词典】三有为

【三有为】 指三种有为法。又作三有为相、三相。即:一...

【佛教词典】小三灾

【小三灾】 p0234 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中劫,复有三种...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如时与世尊交

入门便悉弥勒笑,出寺难求俗虑抛; 俗虑恼人无止境,不...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

【推荐】闭关十天念百万佛号的真实体验

净宗祖庭东林寺举行的10天闭关念佛活动真是太殊胜了,...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

近贤远愚,不可不慎

世尊在世时,经常带领弟子们游化人间,教化众生。有一...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如今,不少入了佛门的人,颇费心机地四处奔走、劳身伤...

真修行人要过的睡眠关

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

从妄想中走出来

怎么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

宣化上人:不要为「我」着想

我因为没有自私心,没有一个自己,不愿意有自己,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