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梦参法师  201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不服气,就想要报复,去跟他比力气、势力、金钱!学佛的人要学会忍!忍他、让他、不理他,因为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们刚才讲“无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无常当中,都会变化不定的,能这样想会帮助你看开一点,放下一点,不要太执着,什么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对你没有好处,对众生也没有好处。假使你能忍一时之气,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可是一个学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灾免难,当你用佛法来面对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误解、或者遭人纵火等种种灾害,假使你内心不平、气恨,想尽种种办法报复,已经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么办呢?我们佛教就是讲忏悔,忏悔自己的业重,起码这样子能够让你安定下来,安定什么呢?安定你的心灵,知道因果不灭、因果循环,自己作的业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着佛所教导的教理去想、去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受用,当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进步了。

像鲁迅写阿Q正传,形容我们中国人就是阿Q那一类的,人家打他了,他假使念过金刚经,唉呀!这我消业障了,那就正确了。他不这样想,他怎么想?他说儿子打老子。其实也是想法,也不烦恼了,但是是儿子打老子。我看阿Q正传时,我看到这我就想他怎不会想老子打儿子,帮我消业障,不就完了,那多好!儿子打老子,那就不行了,那想法不同了,他还胜利了,他心里胜利了。“阿Q精神”,也是我们佛教忍辱波罗蜜的精神,释迦牟尼佛就是这种精神。我们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罗蜜,所以要把修行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来。随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运用到你的生活当中。

总之,我们所学的要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我们的行为举止也必须与我们说过的话相结合,这样子你就不会去说伤人的话,到达了一定程度,你就不会想骂人。听到骂人的话,你听到的不知道是什么语言,你想骂人也骂不出来。你知道该骂人的话,什么都骂的出来,这就是你已经达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那个业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个心,都不曾离开佛、法、僧三宝的话,心里的恶念头就不容易生起!也没有机会生起,不论遇到什么环境,你都要导引使它生起善念。

“喜”就是欢喜,就是你对人内心永远保持欢喜,这就很难了。任何的忧愁事,任何的烦恼事,你知道这都是假的,是现象,会损害你的慈悲心,损害你的智慧心,这就要观照了。当你观照的时候,自己就能看的破,看一切事物是无常的,能够忍受,不去争不去计较,能看破这个就不容易了。看破了、明白了,还得放下,不要去执着,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们的方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要尽量的发挥这个心情,受用会无穷无尽的。

把所学到的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接触人,一种接触事。不论在人、在事上,你都得这样用心,这样处理问题,你会处理的很恰当。在病苦的当中,特别是在困境当中,你就会感觉到心的威力,体会到佛法的威力,因为佛法就是心法。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一个方法,都是在说明“炼心”,“炼心”应该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就在生活当中!就在你面对一切的人、事!处理之后你就会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波涛汹涌?是有功力,还是没有功力?自己最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

各位善知识:我们信佛的人呐,首先要循规蹈矩。本来佛...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

买智慧

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

文珠法师《人应有的责任》

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

只要多说一句话,就能种下很多善果

经常会看到一些感人的文章,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正所...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佛经上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暇满人身又闻如来...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

【佛教词典】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全一卷。南宋惠泉编集。系集录黄龙派宗祖黄龙慧南之语...

【佛教词典】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亦名:出家弟子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子题:法行 行事钞·...

一碗白饭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里有亲,亲里有冤 冤,是冤家,亲是亲友。债主,就是...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