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餐桌上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2013/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人说,从一个孩子在餐桌上的“吃相”,就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教养和父母的修养品位。

现在的父母,考虑得比较多的也许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其实,在吃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常怀感恩之心,树立家庭责任心。

一、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食堂,经常会看到学生将整碗白米饭洒在地上,弃之泔脚,却毫无珍惜之心。每个学生都读过这样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为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其实,餐桌是最好的课堂。

我们想一想:一顿餐食,天地化育,农人耕作,父母养家,辛苦调理,多少人的辛劳在其中,我们要感恩自然大地,赐予我们丰硕的食物,我们要感恩父母,由于他们的关爱,给予每日合理的饮食,以维护我们的生命,得以健康成长,充满活力,具有强健的体魄。

重视对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绝对不会放弃餐桌上这一家庭教育的平台,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珍惜每一粒饭,每一叶菜;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珍惜今日生活来之不易。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常怀感恩之心”应从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起步,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

二、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文明“吃相”

在家中,与父母共同进餐;在社会,与朋友同学一起聚餐;如果能养成一个文明、儒雅的用餐习惯,这是保证孩子将来在社会规范上的适应,人际互动上的和谐,以及各种条件下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果从小能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对孩子来说,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是永恒的、无限的。超越万贯家财,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孩子在餐桌上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1.用餐前,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方可动筷;

2.学习筷子的正确拿法,并养成习惯;

3.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4.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

5.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母匙;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

6.用餐过程中交谈要轻声;

7.单手不可同时拿两种餐具;

8.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9.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

10.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座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慢用”。

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反映了每个人的教养。每个人的“吃相”,不是个人私事,在社交场合,与朋友一起吃饭,“吃相”便成了社交礼仪。文明的“吃相”应从小培养,父母自己首先应为孩子做出榜样。

三、餐桌上,让孩子学会分享承担责任。

有一位中学生曾经写了一篇作文,她的题目是:“妈妈喜欢吃鱼头”。在他们家,只要餐桌上有鱼,妈妈吃鱼头,爸爸吃尾巴,中段理所当然属于孩子的。在这样的家庭里,由于过分凸显了独生子女的“独”字,助长了孩子的独食、独霸、独享的家风,长此以往,家庭中会形成一种父母与孩子不平等的文化;在餐桌上,孩子“以我为中心”,家庭中在物质上难以实现家人之间的共同分享,在精神上便无法获得共同分享的快乐。

餐桌上的分享何止是物质上的分享,更为重要的还应倡导餐桌上的精神分享、文化分享、学习成果分享,具体表现在:晚餐时,家人团聚,互相关怀一天的生活;谈论交流生活中的趣事,营造餐桌上和谐宽松的氛围;交流一日来各自获得的各种信息,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有很多家庭把每天一小时的晚餐时间称之为“晚餐论坛”,成为亲子之间共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平台。但也有个别家庭,每日晚餐,父母口中嚼着饭菜,手把着饭碗,便开始对孩子“三堂会审”:“今天语文考几分了?”“数学为啥考这么差?”“班主任老师又来电话告状了!”随着父母对孩子步步“逼供”,孩子极力反抗自卫,餐桌上空顿时雷电交加,乌云密布……这样的晚餐对孩子的“身”与“心”有百弊而无一利。

作为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是家庭的主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既可分享家庭中的成果、快乐,又应承担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今天的晚餐,不管是爸烧的饭,还是妈烧的菜,作为子女要学会欣赏、夸奖和激励,而不是一味指责和挑剔:嫌爸烧的饭不是硬就是烂;嫌妈烧的菜不是咸就是淡。吃完饭,让子女承担一点洗碗扫地的任务,可能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从小培养孩子家庭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今天的家庭,餐桌上究竟吃些什么?似乎已经差异不大。只要饮食结构合理,完全可以满足孩子身体发育的需求。真正的差异在于家庭里餐桌的氛围,不同的家庭反映出不同家庭的餐桌文化。餐桌文化对孩子的成长,如同精神上的维生素。没有精神的维生素是培养不出高素养的孩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家人也是我们的福田

每次去寺里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写着种福...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

父母亲属杀生食肉不听劝,该如何对待

昨接来书,不胜叹息。汝十数年来完全不在自己心地上用...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五戒十善是学佛的第一班车

凡夫众生在整个十法界的缘起定位是什么呢?我们的定位...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佛教词典】离性无别佛

谓性即是佛。性,有体、因、不变等诸义。大智度论卷三...

【佛教词典】五当召

蒙语“召”字,意即寺。位于绥远包头东北约五十公里之...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临终接引愿对我们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愿,亦称临终接引愿。这一愿表达的是:十...

四众道场药言

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

贪睡的人有什么后果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

圣严法师《化危机为转机》

法鼓山所推动的心五四运动,是展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重...

烦恼都是自寻的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

【推荐】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诸葛亮给子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