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不会总倒霉

稻盛和夫  2013/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人生不会总倒霉

“人皆可圣”。你们一再称我是“经营之圣”,我决不是什么“圣”,我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男人。你们(CCTV记者及中国企业家)中有许多人比我聪明,我小学考初中,连续两年没考上志愿的学校,考大阪大学又落榜。如果我是什么“圣”的话,你们只要同我有一样的想法,同我一样努力,你们都可以成“圣”。

“我拼命做眼前的工作,认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总见不到成果,见不到进展。”年轻朋友中有许多人可能这么想。但是我劝你们更加努力,“努力已达极限,比这更大的努力绝对不可能了”。如果努力达到这种程度,你或者会获得灵感,就像神给你的礼物一样,或者就会出现承认你的努力、向你伸出援手的人。

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有的人稍稍努力一下,遭遇挫折就放弃了。这样什么也得不到。必须心怀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坚忍不拔,努力再努力,达至极限,非如此不能成功。碰到困难就妥协退缩,事后又说:“当时如果再加把紧就成了。”后悔懊恼。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之差,其实就在于此。

人生不会总倒霉。年轻的读者朋友们,当你们遭遇挫折时,你们会问:“为什么偏偏要让自己这么倒霉呢,难道自己做过什么了不得的坏事吗?”

对这个社会你们会产生憎恨厌恶之情,我在年轻时就有过这样的情绪。反正这个社会怎么也搞不好,愤世嫉俗又有什么不对?我有时就这么想。但种种烦恼痛苦的结果,又使我修正了自己的想法。

“一味地怨天尤人,不会让自己的人生时来运转。确实,到现在为止,我一直运气不好,做什么都不顺利。但相信上苍一定一视同仁,23岁以前,我遭遇许多不幸,但在以后的人生中,上苍也许会授予我幸运。所以我要积极开朗,要努力奋斗。”

人生总要努力向前,不管有什么苦难,都不应该放弃希望。靠这种信念的支撑,我终于没有跨进黑社会的大门。

遭遇艰难困苦而想要摆脱,这就是人。想要摆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种情形往往居多。倒霉也罢,厄运也罢,忍受它们,意识到种种挫折乃是上苍为提升我而特意赐予我的磨练和考验。保持开朗的心境朝前看,坚持努力不懈怠,这就是人生。我的人生就是这样,靠着开朗的心境和不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因你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而迥然不同,如此而已。可惜人们不懂这一点,因为不懂所以迷惑,所以人生才有痛苦和烦恼。只要相信这一点,不懈努力,就可以打开你美好的人生之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

太虚大师:佛学的人生道德

佛学的人生道德,即是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略说人...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战胜自己,不向命运低头

著名的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导致终...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篇 苦乐交集 壹人生之乐 我们常说:人生有酸甜苦...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推荐】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

【佛教词典】萧长懋

字云乔。南朝齐武帝长子。生卒年不详。武帝即位,立为...

【佛教词典】本涅槃妙

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

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比丘供塔得佛授记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为...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枸杞泡水喝好处多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1、B1、B2、C等钙、...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不重视恭敬三宝,会构成灭法的因缘

接着看第二段的申诫: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 至堂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