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印光大师  2020/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堕落之因。

汝母守节抚孤,受苦多年,实为今日修持净业求生西方之基。今既母子同皈依,又须令家中眷属同皆吃素念佛。一以防汝母往生时,彼等或致未曾练习,不能念佛相助。以致预为揩身,换衣,哭泣,破坏正念。一以时局危险,日常念佛并念观音,则便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今为汝母取法名为德懿,谓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以为子孙乡里仪范,其德最为美胜。为汝取法名为慧俊,谓能修净业,自利利他,其智慧超出平常人之上,故名慧俊。

今为汝寄净土五经,十要,圣贤录,文钞,嘉言录,饬终津梁,(此书看看,则临终不致误事。)了凡四训,安士全书等,作二包,祈详阅而实行之。必须恭敬,不可亵渎,则便可得真实利益矣。余不多及。(四月十三日)(三编卷一·复周浦陈家骏居士书)

昨接德森法师信,知德贞已于十二日去世。此日佛事不多,故助念者多,亦无碍。若佛事多,助念者多,则无地多容,此亦德贞善根使然。虽无瑞相,亦无苦相,承大家念佛之力,当可往生。

人命无常,汝于五十六岁时,颇尪羸,今已十余年,比昔尚健。德宏,德贞,均去,约世间法论,汝之命甚苦。约修净土法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有大助力。切勿学愚人妄生怨尤,则于宏贞无益,于汝有大损矣。

凡此苦相,皆为成就汝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道。以眷属虽好,若非真实修行者,则障道事多,助道事少。以故诸佛以八苦为师,而得成无上道。祈勿生悲感,随遇而安。(三编·复德元居士书)

牢狱为逼人出苦之道场。汝若不入此狱,恐日征逐于声色货利,将自己本具心性,置之不问。今幸由有十四年之长期,可以不干一切家事,社会事,专一办道。待其期满出狱,则犹昔人而非昔人,便可大施化导。俾自己眷属及亲戚朋友,咸沾法泽,实为莫大之幸。

狱中亦不必求多看,有光去年两次,今年一次所寄之书,详细阅之。依之而行,即已大有余裕。若多则心念分歧,致不得益。明因识果,吃素念佛,为自利利他之要义。犹须素位而行,不怨不尤,方可以真得佛法之实益。祈常以自勉,则幸甚。(三编·复章道生居士书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祭祀

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福报在顶着

所以,讲到这个无常的世间,凡夫执著是常。受皆是苦,...

一个人太顺利,未必是好事情

一个菩萨的心,跟大家劝勉一句话:我们的心不能太脆弱...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专修、圆修、杂修、正行、助行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印光大师嘉言录--标应读典籍

●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

【佛教词典】驴乳

(譬喻)与牛乳相对,譬似而非者。秘藏宝钥上曰:摩尼...

【佛教词典】了因佛性

(术语)三因佛性之一。了达正性之觉智也。...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星云大师《生死烦恼》

一、生死的过患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

多行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下生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问: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慧律法师答: 对治懈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

不正当的钱财是守不住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偷盗有关系的,大家体会一下。古...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