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的生命需要拜佛

201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生命需要拜佛

礼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礼仪,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拜过。拜父母,拜师长,拜祖先,拜土地神灵,拜佛菩萨。这些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文化和习俗,它自然而贴切地溶入到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中。

为什么中国的礼仪文化中有这一特殊的内容?细细体察不难发现,原来这一礼仪本身就是一种对人心灵品质提升的自我教育。礼拜,并不是我们礼拜的对象需要我们礼拜他们。我们拜父母是为了对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表达一份感激。父母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一切,我们即便粉身碎骨也无法报答。这真诚的一拜,我们展现了孝道、表达了良知、平衡了愧疚、获得了安定与踏实。

所以虽拜的是父母,受益的却是自己。同样,拜师长,我们感恩的是师长教给了我们智慧与技能,让我们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培植了知恩图报的心,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清洗、人格得到了升华。拜神灵,我们拜的是他们的完美与神圣。人心中可以没有神,但不能没有神圣,这是我们成就健全人格的需要。

学佛人都知道,佛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并不是什么神神秘秘、变化莫测的神明,而是指生命品质达到完全圆满的状态。佛的各种画像与雕像都是对这种圆满品质的艺术表达。佛是已经成就的圣者,是慈悲与智慧的代表,来到我们中间唯一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觉悟,并不需要我们去拜他。拜佛像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完美与崇高的敬意、对智慧与博大的向往、对生命解脱与自在的渴望,是见贤思齐的人性自觉,也是心灵净化与升华的最好实践。与我们拜父母,拜师长,拜先祖没有什么两样。

同时,对学佛群体来说,虔诚拜佛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修行方式。由于无量劫来的无明我执,我们累积了厚厚的我慢坚冰,“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折服我慢可从拜佛开始,这也恰如世间的为人处事一样,先得从尊重、恭敬他人开始。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中第一愿就讲到礼敬诸佛,可见,拜佛是一个人从凡夫到成佛过程中不懈的课程。

历代祖师大德为我们示现的这种事例太多了,不久前圆寂的本焕长老,1937年2月,由保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腰酸脚痛,双膝皮开肉绽,仍虔诚叩拜,足足拜了六个月,磕了二十二万多个响头,到达了五台山。跟着又从北台起,三步一拜一炷香,朝拜五个台。五台高度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从东北到西南横跨达一百二十公里。如此礼拜,又拜了半年。持续一年的朝拜,连头发、胡须也没有剃,究竟为什么?本焕长老说:“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潜心入禅,依佛心为心,怎能发慈悲心?不苦修行,磨炼自己,难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发菩提心,又怎能发愿度人?”这是何等壮举!这体验是何等深刻啊!

值得欣慰的是,在东林大佛脚下,常常可以看到三步一拜,虔诚礼佛的身影。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出家人,也有在家居士。这让我们感动,在这个物欲汹涌、人心浮躁、佛法式微的时代,仍有一种力量在坚守、在传承。

拜佛拜的是美好与吉祥,拜的是智慧与光明,拜的是博大与超越;拜佛拜去的是傲慢,收获的是高贵。

我们的生命需要拜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认清因果》

在无常的人生历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我始终...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珍珠的精神

在夏威夷的夜间市场,有一些卖活珍珠的摊子。摊子上摆...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师

当阿难向佛陀请问乐法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

别让生命睡着

让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将使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人要...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念佛人的气质

念佛人从容、镇静、神定气闲、随缘度日,远离颠倒梦想...

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不肯听经

那么当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最好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

【佛教词典】千佛岩

位于四川宜宾北郊岷江南岸翠屏山。山势小巧秀丽,妩媚...

【佛教词典】实我微细常住有胜作用转变诸法见

【实我微细常住有胜作用转变诸法见】 p1273 大毗婆沙论...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来解释无量寿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

十首著名悟道禅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善导大师念佛偈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

如何处理争执不下的状况

与人相处发生问题时,可以当成是对我们智慧的一种考验...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