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先克己慎独

2014/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学佛先克己慎独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一个“志于道”的君子,即使在私下,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仍然戒慎恐惧,不敢做出半点愧对良心的事情。在众人面前道貌岸然不难,难在于独处之时,心是否仍在“道”上。因此,不只世间的儒家讲究慎独,着重出世的佛家亦多所著墨。

学佛先克己慎独

印光大师说:“欲学佛法,先须克己慎独,事事皆从心地中真实做出。若此人者,乃可谓真佛弟子。若其心奸恶,却借佛法以免罪业者,何异先服毒药,后服良药,欲其身轻体健,年延寿永者,其可得乎?”(《与丁福保书》)印祖认为,“克己慎独”是学佛的先决条件,唯有心地、行为光明磊落,事事都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学佛方得实益,也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反之,若心术不正,以为没人发现,就昧着良心行事,最后才想藉由学佛来消除罪业,这就像先吃毒药、后服解药一样,要真正健康、长寿,实是异想天开。

印祖又说:“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二过自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复陈伯达书》)

若一人独处,也能心不离道,则心中自无邪念,也不会做出不如法的事;纵有邪念,当下就令它断灭,这样才是实学真修。否则学是一回事,做却是另一回事,学得越多,行为反而越趋下劣,这是今日学佛自称“通家”者的致命要害啊!可见,学佛并非做门面,而是要对自己负责,古人所谓“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被子)”,正是此理。

一念之独.不可不慎

慎独除了着重私下行为的合于道之外,更讲求内心念头的纯正无邪。谛闲大师在解释“慎独”时,就把“独”解释为现前一念:“古之大学问人,其要贵慎独。所谓独者,即在吾人一念之间。须知一念之动,即十方法界,三世时劫,一切生佛,一切祸福之所关系,譬如无线电,此发彼应。一念之独,固不可不慎也。”(《谛闲大师遗集五·遗著语录》)佛法中有所谓“一念三千”之说,意即微微动一念头,也是心性全体所现,就遍满十方法界,与十方诸佛、一切众生、一切祸福相互感应,就像无线电的彼此感应一般,因此,对这“一念之独”,实在不能不谨慎。

雪公(李炳南)除了以慎独教人,私下亦如实履行,比方,对书本的恭敬,一本厚厚的《辞源》,捧着查,查了半天,也未曾看他歇手搁在膝上或放床上。每逢遇着要瞻验舍利时,必先净手,穿上正式礼服,以表诚敬。做早晚功课的时候,也换上一定的服装,丝毫不马虎。”(一得《与雪公的“数面之缘”》,《明伦》一九三期)

修行不为装点门面,也不为给佛菩萨交代,而在心地、行为的真诚无伪,时时返观,契合于道,雪公的行持正为吾人做了示范。

以慎独存诚之心念佛

一个能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与行为的人,久而久之自然出现诚心,而这诚心有何可贵呢?徐自明先生说:“慎独,慎到出现诚心,修道的工夫就出来了。‘诚则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过去未来之事皆能了解。因为至诚,自然心中就明了(觉察而无妄念)。”(《中庸第一章研读(三)》,《明伦》四○六期)

而印祖指出,若能以此慎独存诚之心,在净土持名念佛法门上用功,保证当生即能脱离娑婆的生死苦海,成为极乐世界莲池海会的嘉宾:“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某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复尤弘如居士书》)以慎独存诚之心念佛,即是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书,吾人勤修净业,能不于此再三致意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佛陀谈对待色欲的态度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位年轻的...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

经典告诉你学佛后为什么倒霉了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佛教词典】二种阐提

(名数)一、舍善根之阐提。此先天的,本来之阐提也。...

【佛教词典】色法

【色法】 为‘心法’的对称,一切诸法,分为蕴、处、界...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不生气,你就赢了

不生气,就赢了。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

十法界:六凡与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

佛示四种云喻

佛陀昔日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众开示...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如何得到佛法的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