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如瑞法师  2015/1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暗钝愚痴人,耽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法句经)

佛在《法句经》里这样教导我们:一个有智慧的人,能每天念于死的人他不会放逸。一个能常念死的人,他的心胸可以变得开朗豁达。就像用动物皮做的皮包,它淋雨以后会变得更加柔软。我们总是想,在我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我所要修的。实际佛法的觉性,是时时刻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能够点点滴滴修起来;所以佛法说了那么多,反过头来都是要解决我们生死的问题,不管长说短说、大说小说都是要让我们放下对五欲的贪著。

曾经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出家人,他希望能得到一顶袈裟,正好有信士供养了他一顶,质地比较粗糙,不太好的袈裟。他路过家时,就让他的姐姐把这顶袈裟又重新捣制,成了一顶比较好的袈裟。他本来是个很用功的人,但是看到姐姐重新改制的这顶袈裟,就生了贪著心了,对这顶袈裟特别的喜欢。在他得到这顶袈裟的当天,因为所吃的东西没有消化就死去了。死了以后,当下就转成一个跳蚤,爬在了他的袈裟上。大众僧要分亡人物的时候,佛就制止大家说你们不要分,你们大家有没有听见有人在喊叫说:"不要动我的袈裟!"当然大家听不到了。佛就讲某某人因为贪著袈裟的缘故,现在变为一个跳蚤已经爬在这个袈裟上了。大家不要动了,各自回去,到七天以后再来分这顶袈裟。我们知道跳蚤的生命也只有七天。本来,按他平常的修行,完全可以走向解脱,但是因为贪著袈裟的缘故,他只获得了升天的果报。佛就告诉大家,如果那天大家去动了那顶袈裟,修行者去护他的袈裟,一念的嗔心起来,必定要堕落地狱的。由于他平常所积聚的善业,他得以升天。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念无常。一顶非常喜爱的袈裟,上午得到,晚上他就往生了。所以佛才说:"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如果能天天都念着无常,他还能贪著那件东西吗?一切有形的,我们都带不去的。

以前上课时问小朋友们: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说乌龟等等。只要有形的,他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有真正智慧的寿命,他才是无限的。我们在生死里轮回,这一期业报,是生命体上的一个现象。我们不能对它产生任何的贪著,也不能贪著它身外的一切东西。既然是身外的,那就一定带不走的。所以能陪伴我们的只有很好地修道,智慧可以陪伴我们、解脱可以陪伴我们。

我们大家借助现在给老师父助念往生,应该生感恩心,去为别人助念,实际正是要提醒自己。面临着一个将要死亡的人,我们的心情又做如何?“若见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急他人,眼看轮到我。”虽然我们常常说这首偈,但是有没有生起来迫切感?实际谁也没办法说,我明天将会怎样。所以佛就说:一个能每天念于死的人,并不是让他放弃现前,而是告诫自己———正因为会死,才更应该珍惜现前,要尽到现前应该尽的责任。

念死,是让我们学会理智的去面对;念死,是更应该知道珍惜自己的当下。所以去助念,我们大家的心不要急、不要燥。在临终的时候,如果对方真的能放下,他的心无牵挂的时候,他会什么都清楚的。我们也会看到,一个生命真正结束的时候,有的时候它容易,有的时候它也不容易。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他要经历四大分离的痛苦。所以老师父就说:“以前说四大分离只是在书上看到的,现在我体验到了。”而且,你看老师父的信心,这也是常人难以来做比的。在老法师往生的时候,我们也是助念,也就是人家活着时,念临终的一会儿了,而往生以后,我们念了前后九天。那时侯,北京黄念祖老居士还活着,他说:“给别人助念往生,正是给自己积聚往生的资粮。”所以也是难得的机会。

我们把每件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事都能够生起觉照,让我们事事都在修行。所以,通过我们的助念,让我们更加对生命生起来珍惜心,好好的来利用我们这一生,让我们解脱就在今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

不安分的牛儿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多烦!其实,这都是因为「想不通...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为何有时修善反而痛苦会加剧呢

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有些人...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佛教词典】第三静虑近分

【第三静虑近分】 p0967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卽...

【佛教词典】五量

(名数)上四量加义准量。义准量者,若准于法之无我,...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

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该如何化解

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

于压力过大,而又没有及时得到解压,长此下去的话,很...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问: 最近老莫名发脾气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