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布施来解放自己的贪婪

嘎玛仁波切  2016/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用布施来解放自己的贪婪

很多人享有福报的时候,常常心存骄慢,不管拥有多少,总觉得不够。就算他得到整个世界的财富,还是不断拼命贪求,心中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有的人虽然有庞大的财产,却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习惯紧紧守着钱财,舍不得用来做对自己今生或来世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教这些人去布施累积功德,他会说:“等我赚到更多的钱再说吧!”藏地人评论这种人说:“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已经拥有很多的财富,还觉得饥渴、不满足,在现世就感受饿鬼道的等流果啊!”更多的财富只会带给这些人无止尽的欲望,而无止尽的欲望带来的是更深的痛苦。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福报,都是前世所累积的功德,是取之有限的,如果没有好好珍惜,不懂得惜福,会很快用尽。就像我们将钱存进银行里,如果经常去提款取用,却不存款进去,总有一天会用完。

珍惜福报的人,懂得不断累积资粮,让福报不断增长;不珍惜福报的人,就会开始衰败堕落。所以,我们应该要常常上供下施,上供所有诸佛菩萨,下施六道所有众生来累积资粮。凡是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应该尽自己能力去做。没有人会因为布施而变得贫穷,如果我们用清净心和慈悲心去供养或布施,最后得到福报的一定是自己。

我们看看,现在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活得潇洒自在,游山玩水,非常安逸地度过晚年;相对地,也有很多拥有巨额财富的人,虽然年纪很大了,每天还在追求金钱,他们一直忙到面临死亡,才不得不放下。这两种人,哪一种才算是有福报的呢?真的很难说。如果后者认为这样的付出,是为了养活很多员工,当然是慈悲的表现;假如只是为了让自己累积更多的财富,不管他拥有多少钱财,都没法好好享受,那就和饿鬼道的众生没有两样了。

很多人认为,不多赚一点钱,就没有能力供养,没有办法下施,虽然这是一种愿力,但是拿上供和布施当借口,最终目的还是增长自己的贪欲;已经赚到了钱,却将当初信誓旦旦发愿要做的功德,放在一边,再找相同的借口,永远等着拥有更多财富时再去做,这是不恰当的,是自欺欺人的表现。

密勒日巴尊者曾说过:“要懂得从自己的嘴中,取下食物,施舍给别人。”这是劝戒人们要懂得舍弃私欲。一个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人,就算拥有了全世界的财富也不会满足;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胸会越来越宽广,人生会过得非常快乐。你想被不知足的心捆绑呢?还是用布施来解放自己的贪婪呢?

财布施主要是引导在家居士修学的善行,而出家众也要修学少欲知足。五浊恶世以及末法时期,有些出家众会放弃寂静苦修和精进修持的本分,以欺骗等造作恶业的手法经商,以经商得来的财富来上供下施,自以为这样是在累积功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出家众应该以少欲知足为要。

还有,很多人在世间上依靠狡诈的方式,或以杀生等等不善的方式来累积财富,自认为用供养就可以消掉业障,这种心态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已经失去真正纯洁的心,同时还在造作恶业,播种下有毒的种子,怎么能够得到纯善之果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一边想发财,一边却挥霍浪费

问: 如何发财? 梦参老和尚答: 很简单,做布施。我...

悭贪的苦果

人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缘、果、报的道理要切记啊...

福禄没有了,吃的东西也没味道了

你看有什么得不得呢?见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辩才...

换取一时的荣华富贵,你认为值得吗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说到财富,简单地说,一切都从布施福德而来,从布施业...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故事,在印度有两个妇人,同时得到一...

做完和做好是两回事

各位同修、各位同学: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

看开生死,没你想得那么难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人生必须懂得的四个智慧

一、因果法则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

表扬能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

从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婴儿必须经过足够的触摸,才能够...

宣化上人:本固枝荣重孝道

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

星云大师《佛教的时空观》

第一篇时间(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长) 1 前言 晋朝田园...

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我们从一个业障凡夫来说,佛陀施设的教导是先有法门再...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