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必须懂得的四个智慧

2011/08/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因果法则

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有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是因果法则。看似简单,可人们做事似乎只重结果,忽视了方法与过程。播的种子与方法错了,怎会收获理想的果实?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懂得并运用因果法则,物质富裕、身心健康就会变得容易。

二、心有定力

由于意识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变化的,所以,对待周边发生的一切事物变化,从现象上就会以平和心接受。本着凡事内求的原则,以内省心探究其源,不论顺逆,皆是成长之因。心有定力,就会有生命圆满的力量!心有定力的具体体现是能够做到放下过去,珍惜现在,发展未来,心灵即刻得到解脱,即是活在当下的快乐。相反若是活在过去,不满现在,只希望未来之人,则是缺少智慧的人,烦恼不断。心有定力就会清楚:只有“现在”才是你唯一能真正拥有和掌握的!若把握的不好,“现在”就可能变成不幸的“过去”;若把握得好,“现在”就会造就美好的未来。

三、中庸思想

不是骑在墙上,是两条腿走路;不是折中调和,是不走极端;是辩证处事,而非偏激待人。“中”是做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狠,坚定不移。“中”是智慧,“庸”是勇气,“中庸”之人是智勇双全之士!

四、道法自然

道是规律;法是效仿,依据;自然是规律的本源,宇宙运行的原则。做人做事应该求的就是个“道”——自然。做人的“道”体现的是真诚、平等、清净、精进;做事的“道”体现的是看开、随缘、感恩、内求。

真诚:一心一意,不虚假。搞假骗的是自己,良心不安,真诚心是道。

平等:人与人的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多是我大你小、我优你劣这种人心不平等造成。

清净:不沾染恶习,待人不分高低贵贱,处事不计较你我多少。

精进:不懈努力,不停追求。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开:看透开悟,即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人生的本质是体验中成长,目标设定后的过程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收获什么或多少,计算而不计较,所谓“只求耕耘,莫问收获”,才是快乐的智者境界!

看开就不会去执著结果的不变,就会少生烦恼这个副产品。

看开的人做的事,都是自利、利他乃至无我利他的事!

看开的人追求的都是过程中的成长!

看开的人由于没有了名利结果的包袱,反而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更易成功!

随缘:缘是条件,做事成功离不开条件,有些条件,尤其是客观条件非主观努力所能为。那么“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善尽心力,随缘变化有多好!一直在努力,又不执著条件,轻松自在啊!智者会意识到外在环境是变化无常的,唯一能改变的是内心的状态。我们不可改变事情的结果,但可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心不随境转=不随境起舞=不随烦恼起舞。

感恩:凡事感恩!好也感谢——理所应当;坏也感谢——亮眼明心;顺也感谢——阳光是美丽的;逆也感谢——成功总在挫折后。

别拒绝困难与挫折,困难在古希腊语中,意为“上帝授予之物”!接纳后才有惊喜,感恩心一定快乐!曾国藩的成功秘诀:“平生长进,全在承辱受挫之时。”

内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将注意力只放在自己是否想得对、说得对、做得对上。真正的财富源自内心!世人做事不得要领的一个主要误区是向外求,顺则罢,一旦是逆、苦,心中便也跟着逆、苦起来,多可怜!真心不变,调整自我,适应外界,进而改造外界——此适者生存之真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

【推荐】人生难免摔跟头

在孩子将要大学毕业的前一天,父亲把孩子带到一堵墙前...

把自己当成自己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人生的目标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

六种对人体有益的菇类

菇类食物是属于可供食用的真菌,家族成员相当多,以下...

「戒」的三种名称与四种意义

(道海律师这一篇讲解戒律的文章,初学佛者读起来可能...

「嗔打报仇戒」与「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

【佛教词典】八力

【八力】 p0067 瑜伽九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诸阿罗汉,...

【佛教词典】道不调善及道调善

【道不调善及道调善】 p1239 瑜伽九十八卷十四页云:于...

「爱」与「慈悲」的区别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问: 什么是十斋日?在十斋日要注意什么? 大安法师答...

【推荐】品茶

一位屡遭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陀山普济寺,慕名...

父母应教给孩子的事

有个孩子心里烦:为什么同桌总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总...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变

这个世界太没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业老板。企业经营茶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