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净慧法师  2023/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前念、现念、后念,念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前念从何而起?后念从何而来?现在这一念又是怎样安住?

观照之后就会发现: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心念与心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前一念与后一念,念念不相到,念念不相知。从何处起,到何处去,来无影,去无踪。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找不到心的踪迹何在。

宗门下用功夫,观照此心之时,就说这一念生灭变化不停,念念难以把握;追到终极处,就是无念。为什么说是无念呢?无念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切顺乎自然,一切都是依照心念的规律在生灭变化,念念不停。

心念是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可以把握的,只要能够让心念不被无明烦恼所困惑,能够念念清明,灵明不昧,了了常知,念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那就是功夫的入门处。

寂者,安然不动;照者,了了常知。观察现前一念,要在提起时有照有寂。我们没有做功夫时,照变成了散乱心,寂变成了昏沉。

所以在运用寂照功夫时,一定要随时有力度,照而不乱,寂而不昏,那就是功夫,那就是正路。照过头了,妄想就来了;寂过头了,昏沉就来了。那都是用功的火候没有把握好。

用功的窍门,实际上就是“寂照”二字,或者说“惺惺寂寂”四个字,或者“止观”二字,都是讲同一件事,都是指做功夫要觉照与寂静、止与观达到平衡。有觉有照,有止有观,既惺惺又寂寂。

能够如此把握用功的心态,功夫就容易上路。用功夫不要追求奇特,不要想在现成茶饭以外,再去找什么特殊的风味,没有那个东西。

佛陀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无明即般若。烦恼就是道场,无明就是道场。明就在无明处,菩提就在烦恼处。没有烦恼了,菩提也就没有了。莲花出自污泥,没有污泥,生长不出莲花。

佛法解决的是人类精神上生命上的困惑,有困惑所以要佛法。在困惑处转变过来就是,不是在困惑之外再找什么灵丹妙药,哪里有那个东西呢?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的实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无明的实性。悟了,无明转化为佛性;迷了,佛性转变为无明。迷了,无明没有明。

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停止下来,照破了,就是菩提涅槃。真正把这个功夫做到了,迷悟之间不过反掌复掌,一会儿的事。

开悟是一念之间解决问题的事情,就是要明白烦恼即菩提这个道理,然后按照这个道理去保任,去做功夫,消除历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就在我们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针丢了之后

有个人不小心弄丢了针,实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

让烦恼拐个弯

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未来比过去更美好

江苏江都人,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

保持正念去面对一切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楞严经说啊我们一个人都是哪,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

学佛有了目标,是不是也是一种执着呢

问: 平时有人说,做人需要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学佛...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

【佛教词典】俱有相应

【俱有相应】 p0926   杂集论五卷十六页云:俱有相应...

【佛教词典】咒愿师

日本于供养会时,司掌诵读咒愿文者。为七僧之一。略称...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小鸟与阿育王

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