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净界法师  2025/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猜猜那个人是谁?

楞严经说啊我们一个人都是哪,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有很多障碍,你们猜猜看,世间上只有一个人可以障碍你,那个人是谁?你猜猜看。对了!这件事情发生过了,你自己挥之不去,你一定要把它拿出来,不断的想——「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就是说,本来我们心性,一念清净,本来清净嘛,那么你有这个业力,你遭遇到这个相状,但是业力释放完以后,这个相状照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它是消失掉了,但是几十年来,为什么你挥之不去呢?

因为你「自心取自心」——你自己攀缘你心中的假相,你把它抓住了,所以它在你心中一直停留下去,是你自己不让它走的了,不是说我们本来有这个相状,不是了,我们本来没有相状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相状,那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了。

所以《楞严经》它的一个角度,就是修行人第一个把生命归零——把心带回家。你如果不把心带回家,你这一条路,你的菩提道路就很难走下去,你带着无量无边的相状啊,你是心有千千结,你负担很大啊,你菩萨道怎么走呢?你必须把所有的好坏相状全部放掉,回归到你一念本来的面目。

所以,《楞严经》强调一个菩萨,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第一个概念:安住真如——清净的本性。就是你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你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你必须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句话很重要哦!你本来没有烦恼,但是你也是要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你本来没有业障,但是你也是要好好的拜八十八佛,来忏悔如梦如幻的业障;你本来没有生死,但是你也努力的去了如梦如幻的生死,这叫称性起修。

这个观念,你建立起来,对你很重要。如果你认为烦恼是真实的,真实有的,你用佛号——我跟你拼了,那你就很辛苦了。如果你不把生命归零,重新开始,你这个菩萨道一路走来,你就很难走下去了,你跟过去就纠缠不清了。

你读读《楞严经》,佛陀一再的告诉你自己——把心带回家,要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因缘——以不变应万变,这些假相——来就来,去就去,你的心就像镜子一样——来则显现,去则不留,你才能够真正做到心无挂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

【推荐】人生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我们一定要视之为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

如何处理家庭里面的烦恼

问: 请问师父为什么我们在外面的烦恼倒是好处理,但...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可以有妄想,但是不能随它而转

诸位要知道,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如果你要进步快一点是...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你听到佛号会生起什么想法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

【佛教词典】扇面写经

又称扇面古写经。为日本藤原末期流行之一种写经方式,...

【佛教词典】自然智

(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

本焕老和尚喜庆105岁寿诞

昨日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105岁寿辰,弘法寺举行贺寿盛...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

博士买驴

有位满腹学问的博士买了一只驴子,付了钱之后,突然想...

猕猴入海喻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

八关斋戒略说

第一、八关斋戒与三长斋月 我们有机会当七天的和尚,这...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与爱

独在教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腊梅花的幽香飘入鼻中。...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愚...

佛教的皈依仪轨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

【推荐】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早晚课是出家人在寺院里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觉...

【推荐】何妨大肚包容

镇江定慧寺的弥勒殿有这样一副对联:眼前都是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