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

学诚法师  2016/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

网友:真正入佛教当僧侣,与仅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普通人有何区别?例如我不想执着于僧侣这种形式,但我想利用佛法中的智慧。佛教历史这么多年,有非僧侣修成一定境界的吗?

学诚法师:佛法犹如大雨,一场雨降下来,既能滋润小草,也能灌溉参天大树;出家或是仅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是志向与希求的不同,但通过修行佛法都能得益。

网友:出家与在家的区别究竟在哪?在家众是否应以出家为修学目标?

学诚法师:出家是全职修行,在家是兼职修行。出家、在家所面对的修行环境不同,修行重点、方法、要求有所不同,所肩负的责任也各有侧重,二者相辅相成、互利互补,佛法才能够久住,才能在社会上弘扬开来。在家人是否以出家为目标,完全看自己的志愿。

网友:尘世的修行,是否只积累些小福报,若求无上菩提,就应该放却家人事业牵绊,出家修行才能证悟?出家修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吗?

学诚法师:学佛并非一生一世的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就个人而言,出家修行是最快、最稳的一条路;就整体佛法而言,出家是为了住持佛法。对整个修行成佛的道路来说,出家是必经之路;对某一生而言,则不一定。

网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是什么力量让虎龙之才放弃高薪和繁华来此清静之地卧藏呢?

学诚法师:繁华的物质不能够解决心灵的烦恼和生命的迷茫,相反,物质越繁华,人的烦恼和痛苦可能会更多。人要追求快乐,但不等于追求物质,真正想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人都应该冷静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如何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出家,就是其中一条探索之途。

网友:出家修行,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学诚法师:各个行业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出家修行,主要是为了建设心灵世界而不是物质世界。

网友:我想出家,应该用什么办法?

学诚法师:最重要的是明白出家的意义,其次要找到有缘的正法道场。

网友:如果出家会给家人带来痛苦,那么是该还是不该?

学诚法师:想明白出家的意义,出家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是通过自己走这条路,把智慧和快乐带给更多人,更究竟地帮助一切众生,包括自己的家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问: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正如法师答: 阿...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大安法师:如何拜《无量寿经》

问: 您在讲经当中,提到过做钝功夫,如拜《无量寿经...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生气了怎么办

一、生气是怎回事 我们每个人当事情能顺自己的心意时...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三宝歌》浅释

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佛教词典】一实

一是唯一,实是实相,唯一而真实的相,叫做一实,也就...

【佛教词典】浮图

又作浮屠、佛图、蒲图、休屠。(一)梵语 buddha(佛陀...

图解手淫的危害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人生只有使用权

我常说「人生只有使用权」。 当付出时就会得到欢喜,...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故事,在印度有两个妇人,同时得到一...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我们经常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气。曾经有人告诉我,...

「怨恨恼怒烦」是疾病来源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

做父母的要以五事来对待儿女

人人都会生儿女,但不见得人人都知道教儿女;生儿女易...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