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学诚法师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近日读了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毫无功德”的公案。请问师父,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如何在修行中做到既修功德又修福德?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功德是人内心的修行境界,胜鬘经中说:“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福德是善业所感的外在福报。有功德,自然有福德;有福德,却不一定有功德。把握修行的核心,一切善行都要回归到自己内心的净化与提升上来,而不是只注重外在的行相,只求福果。

网友:阿弥陀佛,法师曾贪图过功德么?是否用心去印证功德有无,大小,和多少呢?

学诚法师:功德不是有形有相的物质,正因为其无形、无相、无量、无数、无边,才能称为“功德”,一旦落入执着的窠臼,也就远离“功德”了。

网友:功德和福德一样吗?

学诚法师:福德是外在的,功德是内在的;福德有形有限,功德无形无限。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末法时代的我们福报浅,常常不能具备足够的学修条件,那么请问在末法时代,应该以什么方式更快更好地修福报呢?

学诚法师:团体修行,共业增上。

网友:法师,佛教大量居士都在谈福报,反复分享积累福报后给人带来的好处,弟子最近觉察,发现行善后往往有此动机,弟子老是感觉不大对劲。就像法师开示的因果一样,法师说不宜用来解释世界,佛法谈福报主要目的是为什么?不宜用在什么地方?

学诚法师:佛法要福慧双修,鼓励人们修福,但同时也要修慧。如果只谈福报,只修福报,而不以智慧摄持,便偏离了佛法的真意。对初机而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以修福的利益来引导人们行善,是善巧方便。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

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不是胜过了别人,而是实现了自己的福报。若只在外缘上下功夫,明争暗斗、斤斤计较,能够获得的也只是小利,真正的大福报是由广大心量、勤行布施而来,要多在自己的发心上下功夫。

网友:如何积累福报呢?

学诚法师:孝亲尊师、扶危救困、助人为乐、恭敬三宝。

网友:如果说精神的富足是获取快乐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假如过着画饼充饥的艰难日子,又从何而快乐得起来?

学诚法师:佛法教我们修福修慧的正确方法。福报不是从外在争取而来的,而是由广行布施而来。

网友:在工作生活中一直坚持利他人为先,不去为职位争,最终职位成了他人的,我虽不过分难过,但反思,是否我们这种无欲求的人会被优胜劣汰掉呢?

学诚法师: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福禄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作为在家的佛弟子认真修行,生活只要不浪费可以宽裕舒适么?

学诚法师:生活宽裕是善果,受用它并不是错,但要注意不可为此而生贪恋、骄慢、放逸之念。要知道,今生的福报是过去修行而来,享受福报犹如提取存款,因此一方面要惜福,另一方面要继续行善积福。

网友:功德究竟是什么呢?我引用一位道家修行人的说法是德能量,另一个师兄说功德既不是物质,也不是非物质。关于功德是什么,我思考很久了。一直在思考功德产生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学诚法师:功德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福德与智慧。通常说的“做功德”,多指“福德”。

网友:功名利禄,如何放下?无我,如何可达?破苦,怎么破?

学诚法师:功名利禄,也不是只要想追求就能得到的,这跟人的福报有关系。福报如何而来?由孝亲尊师、行善助人、克己奉公而来。一个人心量越大,福报也越大,修善积福,利禄自然随之而来;汲汲于名利,争强好斗、自私自利、不肯吃亏,福报只会越来越远。

网友:现在我做善事,布施,义工比以前积极,但是总免不了跳出“‘我’在故意做善事,是为了以后的功德福德”这种念头,这种念头让我觉得我很伪善。该怎么做才能没这种烦恼?

学诚法师:希求福智功德是正念,不是伪善。要对自己做一切事情的宗旨目标都非常清楚,才有力量坚持到底。普贤行愿品中说:“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无我,正是智慧开启的结果。

网友: 有学员问,如果只有十块钱,是帮助一个很饿的人买饭吃还是买香供养佛菩萨功德大?如何回答才即简单而圆满?

学诚法师:供养有三方面的因素:供养的心、行为、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当自己的心清净圆满时,供养的结果就清净圆满。

网友:常听闻”功德无量”,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学诚法师:功德是指内心的福慧成就,内心无限量,功德无限量。功德是人内心对慈悲与智慧的体会、拥有。功德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境界。

网友: “祈求佛菩萨是善业”。请问祈求佛菩萨这个是在积善德么?

学诚法师:人们常说“功德”、“积德”,功德的真正含义是人内心的善净之法,积累功德即内心成长的过程。祈求、忆念三宝,身语意造善业等,能令内心与佛菩萨的清净光明相应,增长慈悲、智慧、信心、愿力,就是在“积德”;种此善因,不断培植增长,直至悲智圆满,就是“功德无量”。

网友:如何做得福报,如何做得功德?

学诚法师:福报是外在的,功德是内在的;福报是有限的,功德是无限的。行善业而希求有形有相的回报,即成福报;追求自己心灵的提升,即是功德。

网友:有这么一段公案,达摩祖师见武帝的时候,武帝做了很多善事,修了很多寺庙,但是当他问到达摩祖师的时候,达摩祖师说他一点功德也没有。这是怎么解释?

学诚法师:那是因为有执着,有执着的话功德就少。有执着的话,功德就变小了乃至就变没了。

网友:请问我们随喜布施的时候,署名写一切众生,这样本身布施的人有功德吗?或者是不是比写个人的功德更大?

学诚法师:业的反馈真实不虚,功德大小不是看署名为何,而是看自己的发心。念念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功德就小;心胸宽广,愿与一切众生分享,自然功德就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

梦参老和尚:想修禅,怎么入定?

今天有个小道友,劳动的,她突然间看到我,看看左右没...

大安法师: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

问: 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修行最怕就是还没有上路

我们现在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个先检查自己的行蕴,...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怎样品出年味里的菜根香

农历新年临近,开始进入了中国味道的倒计时。记忆中过...

【佛教词典】元净

(1011~1092)宋代僧。於潜(浙江)人,俗姓徐。字无...

【佛教词典】一札

禅林用语。指痛切的一问。札,乃刺之意。碧岩录第十八...

【推荐】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既然佛法能治病,为何法师还要求医问药

最近脚部做了个小手术,做完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是告...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阿弥陀佛因地当中发愿就是用名号度众生,名号里面有着...

我们本来是清净的,怎么染上了贪瞋痴的

问: 我们知道了通过念佛,与佛感应道交,能去到彼岸;...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

真修行人要过的睡眠关

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

【推荐】莫以善小而不为

母亲最近身体不适,我便请了假陪她去看大夫。公交车上...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

星云大师《佛教的人生观》

第一篇 苦乐交集 壹人生之乐 我们常说:人生有酸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