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浊恶世过于险恶,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学诚法师  2016/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学诚法师您好!我是一位学佛大学生,近来,我越发觉得释迦佛教法下的五浊恶世真是过于险恶,相比出家师父的生活,在世俗生活如果做到冰清玉洁或出淤泥而不染真是难上加难。此外在修行上,现在魔强法弱,在家修行有时困难和障碍非常多。不禁好几次用省庵大师的话感叹:“何罪而生末法!”弟子现在非常迷茫纠结,希望得到法师的指点!

学诚法师答:看到了不如意的现状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我们应该要怎么办。自身条件不够、外在环境不好,那自己想不想“好”?别人为什么能够得生正法时代,为什么能够成就圣道,我们就要去发心、去效学、去造作、去种因。现在不行,正是因为以前努力不够;现在还不努力,更待何时?

问:法师,我年前刚结婚,年后妻子无缘无故突然离我远去国外,杳无音讯。让我颜面尽失,生不如死!

学诚法师答:看重面子的人,就会为面子而痛苦。面子不是他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把握好做人的准则,担负起应负的责任,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别人的任何行为都无法损害这真正的尊严。

问:那请问大师,菩萨又是谁?

学诚法师答:菩萨不是某个人,一切发大心利益众生、追求究竟觉悟的人都是菩萨。菩萨是因位的佛,是学习成佛的人。

问: 学诚法师 我小孩也有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毛病。而且还不易劝服。

学诚法师答: 家长可以在游戏中、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树立小小的目标,多加鼓励,激发他去实现目标。克服困难的勇气来自于愿力,不是责备和要求。

问: 顶礼法师,如何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因为被别人嘲笑而产生的自卑和被害怕嘲笑的产生的恐惧,已经越来越不能敢于表现出自己,也害怕与人的接触。

学诚法师答:要着力培养自己的信念、愿力,才能找回“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目光里。当我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在人前表现,不是为了赢得认同时,才能回归真正的“自己”。

问:法师我也是很在意别人的说法,内心很介意,每次都弄得自己不愉快,感觉自己好脆弱,又不知如何开解!对生活充满了各种不爽。快乐不起来!

学诚法师答:别人说得对的,自己就改;说得不对的,就当做提醒勉励。很多人介意别人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真的在意他人的意见而想去成长自己,而是害怕被批评、期待被认同,内心全无方向。正确的“在意他人意见”是闻过则喜的态度,否则只是妄想执著。

问:说的在理可是中国人就根本不会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动的对静的负面影响太大自己过不好还希望别人过不好特别多。

学诚法师答:自己过不好,也希望别人过不好,这是烦恼。修行人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过好,然后帮助大家都过好;先调伏自己的烦恼,再帮助别人调伏烦恼。

问:法师,我参加竞聘,可能遭遇了不公平竞争。很遗憾,期待了几年的岗位。同事说找人使使劲也是很正常的事,是不是我做错了。

学诚法师答:要按照佛法正道去“使劲”,而不是走歪门邪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心祈求佛菩萨加持,若自己因缘福报具足则感果;若不具足,则当下造无愧之业,种未来福乐之因。

问:顶礼学诚法师,以往经常随喜道友们印些经书,然后拿回来发放结缘,后来又听有的道友说这样不如法,在校稿时由于不是专业师傅会出现很多错别字,应该把印经书的钱送到寺院,由寺院根据信众的需要来印,有需求的佛友就会到寺院结缘处结缘,哪种方式如理如法请师父开示。感恩

学诚法师答:无论修学还是行善业,都应依止正法僧团,才能更加如理如法,也更有力量。安住道场才能真正广结善缘,不要个人随意而为。

问:师父,回想起來弟子每次都是在容易情绪波动的时候,一步没注意就被妄念牵到各种人、事、物或者是某个烦恼上,然后爆发起来不可收拾,太可怕了。下次再到肝郁或情绪波动期怎么办啊?

学诚法师答:要在平常就加强用功,才能减弱烦恼的波动,增长正念的力量。

问:师父,龙泉寺可以短期出家吗?我有出家的意愿,但是不知道出家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也不知道自己够不够出家的素质,所以想短期出家试试看。

学诚法师答:龙泉寺有出家前的考验期。

问:顶礼师父,弟子是一名在读博士生,感觉自己做的工作没有什么意义,每天都处在否定自己的痛苦之中,想要出家去做更有意义的事,但是又放不下家里的父母亲人,他们虽然过得很苦,但是对我特别的好,恨不得把他们的一切都给我,我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答: 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抉择。

问:师父是有大智慧的人,那么如何才能让这种容易被外部环境影响的脆弱的心强大起来呢?

学诚法师答:慢慢修行了。

问:师父您好,老公原因结婚多年无孩,曾想过出家,老公对我很好他不同意,我又不忍伤他,我这些年一直诵经学佛,家供养佛像,他说以后去医院人工要孩子,可弟子已看破红尘一心只想走修行路,每看到龙泉寺有各种活动而自己又摆脱不了婚姻的束缚,心中总是不甘和苦恼,常安慰自己这也许是因缘所致可还是苦恼。

学诚法师答:慢慢种因结缘、净罪集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

星云大师:身与心

我们自己拥有两样宝贝,我们平常很少知道它的重要,这...

放下心灵的包袱

一个得道的高僧养了一条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给它喂...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尽量少喝八种茶

不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为...

信佛的人为何要供养佛像

其次一个问题,我们信佛的人,家庭里面为什么要供佛?...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

昼夜十万佛号如何理解

世传永明大师昼夜念弥陀十万。予尝试之,自今初日分,...

【佛教词典】良价

(人名)曹洞宗之祖,洞山之悟本大师,讳良价。...

【佛教词典】无上宝聚

(譬喻)以譬作佛之记别。法华经信解品曰:佛说声闻当...

17个启迪人生的小故事

1.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

大安法师:念佛机在什么时候放呢

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至诚心

净土法门能不能成就,实际上就取决于至诚心。第十八愿...

不要恼害众生,你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