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的重要性

大愿法师  2016/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发心很重要。同样是诵一遍《心经》,“观自在菩萨……”这个人人都会念,但是发心不同,功德差很远。

有一个人他以菩提心,我发菩提心念一遍《心经》,回向给一切众生:“我发菩提心,希望我可以早成佛道。唯有我成了佛,我才可以真正有能力去帮助一切如母的众生,所以我要成佛道,所以现在我要念《心经》来增长智慧,让我快点解脱,早成佛道。”这样念一遍《心经》很短,但是功德很大,可以成为你在人间行菩萨道的资粮。

第二个人他的心量小一点,他没有发菩提心,但是他说:“我觉得六道轮回太痛苦了,所以我就要解脱,超出六道轮回,将来我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心是为了求解脱,它是会成为你解脱道的资粮,都是可以的,这是菩提道次第的中士道。

另外一个人他还差一点,就说:“我业障重,我看我想解脱,还是做不到的,很困难,慢慢来吧。希望我来生可以得到人身,或者去到天上,起码我不会在三恶道中间。”这是下士道,起码可以第二世得人身,继续闻佛法,继续修行,这样都可以。

这三种都是佛法。

但是另外第四个人他的发心就不同了,他的发心就说:“我念一遍《心经》,希望我今天生意好一点。”如果只是用这种心,你不以菩提心去保持,你只是得到现世的果报。是世俗法,不是佛法,表面看到你念一遍《心经》,其实你在修世俗法,修的不是佛法。

所以有一位祖师说凡圣都是在修,凡夫和圣人都是在修行。凡夫,凡修贪瞋就搞轮回;圣修悲智就得解脱。凡夫都是在修,修地狱、饿鬼、畜生,你只是贪我今生得到什么,我为了贪心,我来念一遍《心经》,你修什么?你知道吗?就算你今生得到,你又会怎样呢?你以这种贪心,贪就是因,果就是饿鬼道。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发心很重要,发心要清净。我们首先一开始就说了,一棵树的树根有毒,花、果都会有毒,所以希望大家一开始就扭转自己,纠正自己的动机,发心,然后再去修行。你不要匆匆忙忙地拿起一本书来念,念完了就算数,不可以这样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

念佛是最好的改命方法

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

如何用佛法解读企业管理

企业,毋庸置疑首先应是一个盈利单位,所以大家都说企...

庐山东林寺昼夜经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归安养

2018年8月12日,东林寺每月一次的昼夜经行如期举行。下...

【佛教词典】劝进

(术语)劝诱策进人之善根功德也。观无量寿经曰:赞叹...

【佛教词典】青莲华眼

(譬喻)楞严经一曰:如来青莲华眼。...

提婆达多的造恶心行

佛陀时代,提婆达多仰慕佛陀,而和七位王子一起皈依佛...

生活中修行的四句偈

无论那一种宗教,都是讲究自我的修行。好比衣服破了要...

健康身体头脑,节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的序中说: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

莲花之友

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解梦

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

素食准妈妈的饮食建议

素食主义的准妈妈增多,但为了满足孕期所需,光靠素食...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