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智慧来支配身语意

学诚法师  2016/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智慧来支配身语意

人的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厚度、深度,过好每一天。

我们遇人处事常常粗暴而片面,脸谱化的一分为二“好人或坏人”,“朋友或敌人”,正是这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产生了无数痛苦,若能以缘起的角度去观待事物,就能减轻许多烦恼。人的心平静了,也才能有智慧去处理事情。

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意见,往往是根据他过去的某些言行而在心里打下一个标签,从此便带着标签看人。要多思维人都是会改变的,尽量揭去心中的标签。

佛法告诉我们,人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身体只是五分之一,人真正的生命在于心识,快乐与痛苦的根源也是在我们内心,心若平静、纯净、安定,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深层的快乐;对人生看得越远、越宽广,内心也才会越清明、坚定。对于修行人来说,“成功”就是“成就慈悲与智慧的功德” 。

智慧是分别事理、决断疑念的能力。智慧也有许多层次,懂得业果之理,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是智慧;能够多角度、有高度的看待事物,是智慧;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是智慧。闻思修,都是开智慧的方法。

用智慧来降伏烦恼就是“爱自己”,用慈悲来对待他人就是“爱众生”,若反过来,用慈悲来对待自己,用智慧来降伏他人,那就错了。

要懂得如何去“爱”,有智慧的“爱”,犹如慈母爱子,若无有智慧,可能成为溺爱与祸患。修行归根究底是战胜自己,外在只是引发内心烦恼的缘。外在的一切都会随着无常消逝,而自己的身语意业却会留下推动命运的力量。

严以持身,行事平正,不动怒、不轻忽,智慧现前,不令恶欺。体会众生无明、世间苦恼,心生出离与悲悯,不要自己也陷入烦恼混战。

今生的身语意造作,对于宿世种子而言是感果的缘,同时也是未来果报之因,因此是极为重要的。

每个人都很苦,要体谅、理解他人,这样就把对立心转化为了同情心。好好走自己的路,做该做的事,先管好自己的身口意,解决自己的烦恼,再去帮助更多人。

佛菩萨则不同,他们看透了世间无常痛苦的真相,却选择了留在世间去帮助众生;虽身在红尘,心却常安住于宁静的喜乐中,这就是悲智双运的境界,“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佛弟子应该以佛菩萨为榜样,精进修行。

修行人为人处事,有些表现形式可能与世间相似乃至相同,但其发心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必须要了解、明白自己行为的意义,这就是修行与不修行的差别:是用智慧来支配身语意,还是烦恼、无明在支配?看自己的动机。

诸苦所因贪欲生,若断追求尽诸苦。是身能为诸苦本,勤修厌离趣菩提。三界身心如舍宅,烦恼宅主居其中。汝等应发菩提心,舍离凡夫出三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学佛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蕅益大师开示曰: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

【推荐】修行就从生活中开始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佛教念珠的实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佛教词典】口定

寂然静默,不谈是非。...

【佛教词典】四种秘密

复次有四种秘密,由此秘密故于方广分中一切如来所有秘...

佛教的四大吉花有哪些

优昙花 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

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修行

《华严经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个颂,读来朗朗上口,若...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在佛门中,语默动静安详,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礼仪。僧...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佛教的价值观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师,来寺挂单...

星云大师《真正富有的人》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个富有的人,但是富有并不一定是很有...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