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是如何看待梦的

宽见法师  2016/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是如何看待梦的

有人问我,如果梦见佛菩萨,这是正知正见,还是迷信呢?

梦见佛菩萨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跟正知正见还是迷信没有关系;你如何看待它,才跟正见还是迷信有关系。

梦见佛菩萨,总体上来讲的话,如果你不执著,那就是一件好事,说明这是一种感应;但是如果你执著这种现象,想要去追求,执以为真,那么就可能反而变成不太好的事情。

《楞严经》里有一句话:“不做圣解,即善境界。”什么意思呢?如果不把它当作殊胜的见解,换句话说就是不去执着它,那就是一种好的境界。但是如果你执着它,“若做圣解,即受群邪”,那么就容易走偏,容易被邪魔外道所引诱,所以说不要执着。

见到这些好事,千万不要骄傲,也不要沾沾自喜。见光见佛都是平常事儿,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不要动不动跟别人讲自己又见到这了、又见到那个了,然后认为自己有多么多么了不起,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如果是为了令大家生起信心,稍微讲一讲还可以。但如果成天沉浸在对这种现象的执着当中,那就偏离了佛法,所以我们大家要注意,要平常心视之。

《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管是什么境界——善的境界,也是平常心看待;恶的境界,也是平常心看待。做了好的梦,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做了不好的梦,也不要恐惧、害怕,要相信因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面对一切、接受一切、坦然处之——这就是一个修行者的心态。

至于梦见什么——梦见佛菩萨还是梦见鬼,这个本身跟正知正见还是迷信没有关系。但是,你怎么看待它,这就跟知见或者是迷信有关系。如果你对它产生了执着、骄傲、恐惧、自卑……那都是不正确的心态。

如果你用平常心视之,仍然记住佛菩萨的教诲,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那么不管做了什么梦,又有什么要紧呢?进一步讲,如果不管什么样的梦,你都能用正确的智慧来抉择,使它成为自己断恶修善的动力和增上缘,那么不管什么梦都会成为好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寺院和庙宇是一回事吗

人们常把寺院和庙宇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回事。寺院...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法,都是总持法。后来阿难结集经典...

出家人为什么要光头

有位年轻的朋友问我,经常在小说中看到某人看破红尘,...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

【佛教词典】漕矩吒国

位于阿富汗(Afghanistan)之古国。又作漕矩国、漕利国...

【佛教词典】不可思议经

(经名)与不可思议解脱经同。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

十行位的「行」指的是什么呢

十行位言行者,进趣义。谓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

杀掉嗔恨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广为流传。偈云:春有百花秋...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

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发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信的内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