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2016/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发挥,创造出中国的净土思想,为以后净土宗的形成奠定基本的理论框架。中国净土宗传到日本后,昙鸾被日本佛教的净土宗及净土真宗视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

昙鸾的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和《略论安乐净土义》三部著作中。“二道二力”说则是昙鸾大师净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乘佛教把修行成佛的道路由低到高分成了十个阶梯,称为十住,达到十住的阶位,就进入了最高的境界,取得了正果。但是有的修行成果也会由高向低倒退,称为退转。佛教理论上认为,只有修到七住以上的菩萨阶位才能不退转。修行本来就是为了成佛解脱而设的,所以不退转成为修行者必须克服的一个难题。不退转在梵文中音读“阿毗跋致”。

龙树菩萨为了解决修行难的问题,提出“佛法有无量法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易。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也就是说,求阿毗跋致有难行和易行两种法门。昙鸾发挥了龙树的思想,认为在佛教所说的末法时期,求“阿毗跋致”,有的靠自力修行,有的靠他力(佛力)加持,靠自力的为难行道,靠他力的为易行道。这就是“二道二力”说。

昙鸾审时度势,指出了求阿毗跋致难的大环境:一是五浊恶世。指我们生活在由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种浊组成的污浊世界;二是无佛。因为在末法之时,去佛久远,众生成佛缘分不够,这时虽然仍有佛教存在,但是众生都已经既无修行也无求证了,很难有成就的人出现。此外,昙鸾还指出了求阿毗跋致的五种具体困难。这就是,有的外道假借佛教名义扰乱人心。没有大根机的人只知道求自己的利益,不行使大乘佛教的慈悲法门。恶人会破坏别人已经取得的成果。

有人认识颠倒,将恶果视为善果,破坏修行。有人只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去求得佛的加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众生能够修得正果,昙鸾提出只要对阿弥陀佛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具有往生西方的强烈愿望,依靠他力,即乘着佛的愿力,就一定能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往生西方净土,就是达到了阿毗跋致境界,因为《阿弥陀经》中说过:“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稗跋致。”

昙鸾进一步认为,只要称名念佛,不断地诵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修行者就能得到佛菩萨愿力摄受和加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在那里,草木茂盛,空气清新,梵殿宝塔,肃穆庄严。修行者称念阿弥陀佛,临终前就会被阿弥陀佛来接引,往生净土,永远摆脱一切烦恼和痛苦。

昙鸾还从三个方面对称名念佛进行了论证。他说,首先,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能阻止一切恶的行为。众生的恶行都是因为妄想而生,妄念不止,烦恼不息,阿弥陀佛以无上的慈悲心,众生称念,能让众生能心止一处,妄念不生。其次,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能使心净土净。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犹如清净的摩尼宝珠 (意译为如意宝珠)。人们只要念佛名号,便能产生力量,如同把净珠投入浊水,宝珠能使水清净。又如在冰上燃火,冰消火灭。念佛名号则能使人罪灭心净,即得往生。其三,“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的神秘性,代表无量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称念它就能满足众生往生西方净土的宏愿。

昙鸾把往生西方净土的门坎放的很低,主张“一切外(道)凡夫人皆得往生”,甚至十恶不赦的人,只要虔心念佛,也可升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他对那些不信佛因缘、诽谤佛教正法的人,则强调不能得救。因为信仰佛的存在是进入西方世界的基础,否则净土学说就无法存在。所以他对那种名不副实的所谓净土信仰者,作了严厉的批评,指出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这三种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所以信佛要真、要专、要恒,用这样的三心去信佛念佛,才是真正的信佛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

「大势至菩萨」名号的含义

大势至这个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念经能不能往生

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感应上了就很容易,感应不上就很难

这就不是世间人的经验常识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经...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如何大发「七圣财」

新春期间,亲朋好友见面总互道恭禧发财。而佛门中人,...

吃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1月5号是腊月初八,不少人还保留着喝腊八粥的习俗。如...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佛教词典】苦迫迮及损恼迫迮

【苦迫迮及损恼迫迮】 p0848   瑜伽八十八卷一页云:...

【佛教词典】绀坊

(杂名)寺之别译。与言绀园、绀宇、绀殿等同。大周新...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六字大明咒持诵功德表

咒字功德 梵文咒字 藏文咒字 ...

【图】惟贤长老弘法足迹

2009年4月,惟贤长老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式。 20...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

美丑一念间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间,有人却丑化了社会、丑...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

新年的七道红烧素食菜谱

春节到了,今天推荐几道经典的红烧素菜做法,让你春节...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