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智敏法师  2017/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乐果;造了恶业的话,感的果决定是苦果,不会错的。不会说我造了很多善业结果受苦了,造了好多的恶业反而受快乐了,这个是没有的。

世间上眼光短浅,喜欢冒险,看见有人做了好事却受苦,做了坏事却发了大财嘛,他搞错了,以为业果是没有的。你看,他做了坏事还不是发财了,这个发财是他过去的业果,过去他是布施供养,所以他现在发财了,但是今生所造的业,将来是要受的。

所以说,我们第一个要认识因果是不虚的。造了善业感到乐果,我们不能说造了善业感了善果,这是不行的,果是无记的,不分善恶,只能说是苦乐。所以,善有善报这个话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佛教的原则的。只能说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造了善业决定是得乐报,造了恶业决定是得苦报,这是决定的,这是第一个,业果是决定的。

第二个,业果是增长的。虽然你造的业很小,将来的果也不会受很大的果吧?小时候做点小偷小摸的,不会受大苦的,这个错了。业虽然很小,但是感的果报可以很大。就像我们世间上来说,种树的时候,树的种子很小,将来发了芽,长了枝,成了很大的树,就会结很多的果子,这就是说,因虽然很小,将来发展会无限地扩大的。所以说,不要以为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了,也不要说小的善事没有什么大果就不干了。小的善事好好做的话,也会得大果,所以说,业果是会增长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没有造的业是不会受果的。有的人碰到地震了,那些有共业的都死掉了,假使他没有共业的话,他就不死的,这个过去海公上师给我们讲的公案。

好象是说,过去四川哪里(过去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他说有一个人,他有一天晚上睡觉,觉也睡不着,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就干脆出门散步去了,他散步散步就往城外走了,走出城门的时候,就听到叹个声音,人看不到,“哦,对了,出去了。”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就往城外郊区散步去了。结果没有走了多远,整个城“轰”的一下,全部蹋下去,很多人就地震全埋了,而他就没有这个业报,他就跑了,就免掉了。他没有这个业,这个业来了,他自然而然会跑掉了。所以说,没有造的业是不会受报的,这是恶报了。好报也是一样的。赌博、投机啊,你没有造善业,你再怎么赌博、再怎么投机取巧骗人,你也不会发财的。所以说,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

第四个,已经造的善业也好,恶业也好,如果没有受到真实破坏,它是永远不会失坏。什么叫真实破坏呢?假使善业,如果你起瞋恨心,那就是焚烧功德林,烧完了,好容易造了很多功德的树林,你只要一念瞋恨心起来,就破坏了,那就没有了。那么恶业呢,你要修忏悔法,也可以消除。

所以说我们有的人担心造了罪怎么办?干脆不要管它算了,这个错了,造了罪就忏悔嘛。不忏悔的话,这个罪都是要受的。假使你忏悔之后,最起码可以把这个罪减轻,也可能全部消除。造善业也一样的,你如果造了善业,做了很多的功德事情,但是你一旦起了很大的瞋恨心或者做了很大的坏事,这个功德也就报销了,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业报的道理,这个道理知道之后,我们可以善巧地利用业报的规律来达到我们的要求。这就是说,业报里边,最根本的有这四个条件:一个业是决定的,造善业决定得乐报,造恶业决定得苦报,这是不会错的。

所以说,我们做事情要尽量做好事,不要投机取巧,做坏事不会得好报的。第二个,不要以为造的业小,就不在乎,虽然种子是很小,但是果可能会很大,是会发展的。第三个,你没有造的因,没有造的业,这个果绝对是不会产生的。就是说,你不没有造恶业的话,你不会受苦报的,你没有造善业的话,好报也不会到来的。第四个,业没有破坏的话,没有忏悔的话,是永远存在的,一定是要受报的。但是就是说你中间忏悔的时候,恶业可以消除,可以减轻。善业,假使你破坏了,起瞋恨心,做极大的坏事,破坏三宝的事做了,也会把功德林烧掉的。所以业报有这四个根本的原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

阿赖耶识是如何变现出果报的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

对自己这么残忍,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

以为五逆十恶,临终回心,念十声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常有吉神拥护

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 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佛教词典】诞生会

(行事)与降诞会同。祝四月八日释尊降诞,或诸宗祖师...

【佛教词典】毗舍支

(异类)毗舍遮之女天女饿鬼也。住于厕。胎藏界曼荼罗...

一窝蜂的性格

动物当中,很多都是过着群体营生的生活,例如,当你发...

岂能一日不拜佛

《普贤行愿品》的第一大愿是礼敬诸佛,可见佛法修持要...

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爱心无限》杨澜访问证严法师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让小孩能够吃亏

现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为自我的...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一个人如果整天带着抱怨的心情工作,不但工作效率低,...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