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宏海法师  2017/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虽说念一佛名等于念千佛名,念一部经等于三藏十二部,可是最终修行还是要落到必须有所抉择的。不知道先从哪一部经,哪一个咒,哪一个佛告号念起,念满多少遍再换?或者组合一些的话,法师能否给一些建议!

宏海法师答:非常好,就是至少说明大家都在精进的往这个修行上、功课上走,这就是闻思修,已经到了修的路上,在此真心的随喜大家。那么有时候我们初开时什么都不懂,但是最好,会安排一些功课,为什么呢?因为佛法里面常说到解行并进、解行并进就是我们对佛法的懂,不管是从仪轨上的懂,学术专业词汇上的懂,或者义理上的懂,他一定有一个熏习的过程,那么这个熏习的过程,就是慢慢了解的过程,最好配着你对它的体验,你对它的体验慢慢积累的有点深,有点广,出点感受的时候,再反过来一边听着佛法的义理,这个风光是不一样的,这个跟我们先教条的学习些知识,然后再想方设法追逐那个感受,它是不一样的。并进肯定比一瘸一拐走得好,所以我建议大家学佛不管怎样们样,每天能够有点定课,不管多少,这是非常好的。

那么我们也不想也不敢说一下子吃成胖子,特别有时候我们就一下子生起这个什么心了,就一下子想着把所有教法,甚至要去阅藏,把释迦牟尼佛所有经典都得了然于心,这也是不现实的。真正的三藏法师,才能够说真的通达这个三藏教典,在这个时代,这个时机这个根器来讲,我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我了,包括很多的大法师,他自己也说,甚至佛说的经典里面,他有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能够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契当下时代的,能够最好、最简单、最快的得利的那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所以我想,如果大家是能够与这个净土为归的话,当然在专修的功课上,就是说最好能够每天念《佛说阿弥陀经》,时间稍微长一点的念《观无量寿经》或《无量寿经》了解一下净土的大意,那么最主要的功课就是念佛号,我的建议是最少早晚用十念法,关于十念法,我也再再的讲过了,大家可以私底下去查一下,就是一口气念十声,念十口气早晚,在剩下的时间随自己的因缘,不管是正心打坐摄心,不管是散心上班途中,做饭的时候等等这些,都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这句佛号或者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南无地藏王菩萨都可以,这是从诵经念佛上来讲。

那么如果说你自己喜欢持咒,有持咒好乐的人,那最好呢,咱们汉传佛法来讲,当然有的学修藏传佛法的有文殊心咒,有这个六字大明咒,还有金刚萨埵咒,或者说这个忏悔等等这些咒语,都有专门的这个持诵,但是,我建议从汉传佛法来讲,跟大家建议有两个咒语最好,就是从不是说这个最好不是从功德,或者说真正的好坏之好,最适合的意思,因为"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但是我们没时间,可能念都念不下来。就有一个是大悲咒或者准提咒,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两个咒语那?一来大悲咒是跟观音菩萨观音法门相应,而且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乃至它的护法加被,和这个消灾、消难等等来讲是最灵的。它就叫做大悲灵感吗。所以说跟观音菩萨的心性相应。大悲咒最好能背下来,每天持诵7遍、21遍、49遍随自己的因缘。

另外就是指的准提咒。如果你喜欢持咒的前提,如果愿意持的话就持准提咒在家人的份上更为亲切,为什么?因为准提咒可以说一个开缘的殊胜在哪里?因为我们有时候不能持斋,乃至还会有一些喝一些酒水,那么这个准提咒这个咒语有过交代说,纵然是能够在持斋、持戒不能够清净,它也有同样的功德。这两个是喜欢持咒语的人,给推荐这两个咒语。

那么如果说,到单纯的读诵经典来讲这就多了,大部头的像《法华经》、《楞严经》,中部头的《地藏经》、《药师经》、《普门品》,刚才讲到的《弥陀经》,还有就是再短一点的《心经》、《念佛圆通章》都可以作为你的日常功课。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这是给一些建议。那么如果说到组合的话,最好就是说以《弥陀经》、《金刚经》或《地藏经》作为每天的读诵课程。再加上一千、三千、五千或者一万佛号。

那么必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我们要组合的时候,大家要知道有几个注意,一个是开始的时候要称佛名,这就包括后面有的问题这里一起回答了。一开始要称佛名号,再次就开始修你的功课,再其次要记得回向,每天做完了功课一定记得回向,把今天的功课回向,最好能够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同生西方净土中,同证无上菩提,这样的话就是简洁庄严,比较标准的一个组合。

那么最后要讲的一点,就是说法无定法,所有的经咒我只作为一个推荐,那么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法门,你觉得哪个相应,就依照这个配置,自己做个调整就可以了。那么重要的有两点要说的呢,是一个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贪多,不要多,最好一个咒,一声佛号或者一部经,因为贪多嚼不烂,古人的话越多越能往一处走,我们现在越多越兜不住,头头不了,账账不清,这个读一会又觉得哪个好,那个读完又觉得对不起这个,这是凡夫常有的自找的麻烦,所以第一个大家要知道,要精、要整洁、要利索这是功课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呢我们往往会在数量和种类上去在乎,往往就会忘记了所有的功课取决于我们的心,你的心是否是诚的,虔诚的诚,不是沉重的沉,好多人越做功课越沉重,觉得遥遥无期或者是有没有效果。所有的弊病都出在我们的心不够诚,你心诚的话就不要说专修学功课了随意在哪里行走,只要把这个心念提起来当下就是道场,当下就是功课,念念都在精进勇猛,所以请大家在这个上面做一个了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星云大师《少管点事,多办成事》

二十年前,我担任佛光山佛学院院长,美国白雪溜冰团将...

印顺法师:人生究竟为何事

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宏海法师:观经四帖疏

(第一讲) 好,我们闻思讲堂群三的各位莲友们,请大家...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

【推荐】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

【佛教词典】四向四果

为四向、四果之并称。又作四向四得、四双八辈、四果向...

【佛教词典】义义十种

【义义十种】 p1239 瑜伽七十七卷十页云:义义者:当知...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梦参老和尚:善用其心

我们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

如何对治念佛散乱与昏沉

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五刑不如一耻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