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乘小乘之区别

太虚大师  2018/03/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非永久解脱;虽在天上,仍受轮回。能见全世界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欲超出生死轮回,求自己了脱,故曰小乘;以其所求者仅及自己,但不害人。若有人求学,亦愿教助,然不能普度众生,故其结果仅自己得涅槃;故见理亦较浅,仅能空我而不能空万法。理浅行小果亦小,即由小乘发心乃至小乘所修之果。

至大乘之发心,非为一己,是无己而为众生,以众生为己。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其本身生命不属于己而属于众人;其发心为大众,故可成为菩萨。此中相差颇远,大乘无一定范围,菩萨发心无量无边,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欲救国,应先知吾国之历史,人民之生活状况,然后始可救国。若欲普度全法界众生,必须先明白其理,始能普度众生,非同小乘仅见及我空。若见众生种种烦恼,必先知种种法门;欲度无量众生,必学无量法门。先从初发心菩萨地位,渐渐修到佛之地位,始能度一切众生成佛,始真能有普度众生之智慧能力,否则有其心而力不足。故大乘乃自普度众生而发心,澈底了解无量世界、无边众生之一切,而度脱其烦恼;要修证圆满,始能成佛,成佛始有普度众生之功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如何用佛法来治病

问: 凡事皆有因果,那么佛教徒生病后看医用药是否徒...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什么是小法?什么是大法

问: 能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小法?什么是大法吗?这一点...

不净观如何修

问: 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 惠敏法师答:...

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问: 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

常吃五种食物保持健康

有些食物吃对了会让你一生的健康之路走得更平坦,同时...

佛菩萨是否能帮我们升官发财

升官、发财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这些都是人...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佛教词典】四法迹

四法迹者,谓无贪无瞋正念正定,无贪无瞋能令增上戒学...

【佛教词典】种子

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本之种子,故名种...

帝释的行善敬长

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

礼佛有七种

这个礼拜在慈老法师引证勒那三藏里头说,礼拜有七种。...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

吴伯雄:四代人与佛教的渊源

吴伯雄谈全家都和大师结缘 鉴真大师之后,扬州又出了...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漫谈

我们要发忏悔心来学习《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部经中...

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别人

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各宗要略——唯识宗

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

感应道交有四种差别

感应道交跟我们众生的修学机感的情况,智者大师分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