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沩山禅师警策文

沩山灵祐禅师  2019/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不能安国治邦,家业顿捐继嗣。缅离乡党,剃发禀师,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脱尘世,冀期出离。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须,吃用常住。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

然则一期趁乐,不知乐是苦因。曩劫徇尘,未尝返省,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动经年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幻质。导师有敕,戒勖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于此耽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后学未闻旨趣,应须博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

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冰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可惜一生空过,后悔难追,教理未尝措怀,玄道无因契悟。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

未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碗钵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体全无;起坐忪[忄+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后昆?

新学无因仿效。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疏野。不觉龙钟老朽,触事面墙。后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谈说,不涉典章。

或被轻言,便责后生无礼,瞋心忿起,言语骇人。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临行挥霍,怕怖慞惶。

壳穿雀飞,识心随业,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伸管见,以晓后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伦,言行荒疏,虚沾信施。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亦来业无裨?

辞亲决志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后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

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于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于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后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便能澡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

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切须仔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

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是寻常。遮边那边,应用不阙。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托胜因,方能广益。恳修斋戒,莫谩亏逾,世世生生,殊妙因果。

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升进,徒消十方信施,亦乃辜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

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于庸鄙。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熟览斯文,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徇人情。业果所牵,诚难逃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

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乃为铭曰: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

前际无穷,后际宁克。

出此没彼,升沉疲极;

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贪恋世间,阴缘成质;

从生至老,一无所得。

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光阴可惜,刹那不测。

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从迷至迷,皆因六贼。

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

决择身心,去其荆棘;

世自浮虚,众缘岂逼。

研穷法理,以悟为则;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观无常悟四谛理法

那伽波罗尊者住在古印度鹿野城时,有位年迈的婆罗门来...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

别总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

不要因为细小的摩擦、嫌隙就疏远至亲好友,不要因为新...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极乐世界的鸟是怎么来的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

生命有限,应积极寻求解脱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有限的。人们追...

【佛教词典】顿教

(术语)有二解:一,为顿成之教。凡历劫修行,方出生...

【佛教词典】大爱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

天地就是禅院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

被眼前的妄想误导

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

佛说诸德福田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

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赚钱很快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为心灵敲响木鱼

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

佛心本有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