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睡眠之害

2010/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转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烦恼;世间诸法尽皆无常,若能净心,即得智慧,彻见实相,便可远离苦恼,得大安乐。

当时,有一比丘心智昏钝不明,不能体会佛陀苦心的教导,每日饱食后即关起房门,放纵习性,咨意睡眠;贪爱色身快意舒适,从不修习无常观等观行法门。佛陀观察这位比丘总是懈怠懒惰地度过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时间,担心他因放逸而堕落三涂,於是前往比丘静室予以度化。

然而在房内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来,依旧酣睡不醒,世尊见其心念汩没,觉性迷昧不显,便弹指作声令其觉晓,同时呵斥道:「快起床,怎麽还在睡觉呢?你这样的行径就像牛马身上的寄生虫,以及螺、蚌、蠹虫一样,不知此身乃众苦根源,隐蔽於不净之中,只因贪爱身体的舒适而懈怠堕落。如同有人受重伤,遭遇如此危急厄难,却安逸睡眠而不寻求解脱之道。修行之人不能懒惰好眠,常当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学习诸佛菩萨的行迹,便能远离忧患苦恼。此外,还要常观无常苦空,破除邪见、令生正见,便是世间明眼之人。若能如此,千倍福报功德由此而生,永远不会堕入三涂恶道。」

比丘闻佛音声,如雷贯耳,惊坐而起,见佛亲自教诲於前,立刻起身顶礼佛足。世尊接着问比丘:「你能忆知过去生的因缘吗?」比丘惶恐地说:「弟子心智为五蕴烦恼所覆盖,不能明了多生累劫宿命之事。」世尊悲悯地说:「你在过去维卫佛时曾出家修行,不仅不诵经持戒,更贪求名闻利养,饱食终日懒散不勤,从不存念佛法义理,所以命终之后便堕落为寄生虫。五万年后果报受尽,又投生为螺、蚌之类和树中蠹虫各五万年,这四种虫心智昏闇,长生暗冥无有智慧,贪身爱命喜好隐蔽之处,以冥为家不乐光明;若待其一觉醒来,已过了很长的时间!如此久远缠绕在罪业之网,不求出离。今日,你终於罪毕福生,能生而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为何还要重蹈覆辙,贪着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比丘听了过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缘,全身毛骨悚然,心生忏悔;自此一心念道,以精进勇猛之力漏尽烦恼,证得罗汉,不再受生死之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 老少皆宜

少年莫道尚青春,生死无常不贷人。 花正开时逢骤雨,索...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警世非常,觉诸幻化。 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

何谓「三法印」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与同行们一起赚钱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曾接到一笔大订单,就在集团上下摩拳...

父子戏法

以前,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农民们都会藉...

【佛教词典】欲求有五

【欲求有五】 p0986 瑜伽六十四卷三页云:复次欲求有五...

【佛教词典】赞励

【赞励】 p1472 瑜伽八十一卷九页云:赞励者:谓彼有情...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四谛

1、苦谛。 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

不要把供佛当成一种交易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

唤醒沉睡的心

布朗菲尔普斯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位普通市民,那一阵儿...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关于吃素有违缘的问题,有人说:如果坚决不吃肉使父母...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