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大安法师  2013/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离心?它是来自智慧的一种关照。

一切众生都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人自己意识不到这个苦,他就堪忍(娑婆世界意为“堪忍”)——堪忍我们的三毒烦恼,堪忍我们种种不如意的苦难现实。在这种状态当中,能够敏锐地透过生命的现象知道它本体上的苦的话,这就有点智慧了。进而我们了解“苦”是由烦恼所招感的。当我们了解到是由于自己的烦恼(贪、嗔、痴、慢、疑)感招了五浊恶世的依报和陋劣身心的正报,自然就会升起一种厌离心,所以这种厌离心也是一种智慧的透显。这是从它对现实的关照来看,产生厌离,这个厌离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参照系,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超然的存在,那就是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一真法界。

它其实也是我们清净心里面所升华出来的一种参照系,通过认知、接纳、信受、神往,而后才会产生的一种心理。所以厌离和欣求正好是一体两面,由厌离激发出了欣求,由欣求一真法界的清净,又带动了厌离心,互相增上。众生有的是从厌离心开始,有的是从欣求心开始,无论从哪个开始,它都会产生一种相互影响、增上互动的效果。

确实,如果净业行人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他的愿就不恳切,他就会贪生怕死。贪生怕死就是对“我”的执著,身见还没有看破,没有看破就有一种贪恋执著。就好像有的念佛人,他也念念佛,实际上他天天想到的是他事业很繁忙,没有时间念;还有的人甚至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学佛,等我退休了再来学佛”等等,这些都是不具备厌离心的表现。或者这段时间生意亏了,又生病了,这时候他好像有点厌离心;到时候一看,身体又强壮了,又赚钱了,又当官了,那厌离心又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生活非常顺利,有空调、有冰箱、有娇妻美眷......“唉呀,去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这已经就是我的极乐世界了。”

所以世间人一定要以苦为师,要有这种危机感,以此激发我们的厌离心。凡夫众生要生起厌离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从厌离心下手。

二、发不出厌离心的原因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什么要厌离娑婆?这里有几个概念要了解清楚。印祖用一种非常有表现性的文句来说,厌离娑婆,就好像一个监狱里面的囚犯,希望赶紧出离牢狱一样。我们就是这个囚徒,大一点说,这个三界就是牢狱,我们在三界里面出不去,不能做主。缩小到我们这个地球出不去,万有引力。再缩小在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身体也像一个牢狱,我们的心性透不出来。这些都是很苦的,不得自在、不得自由,种种苦难的煎熬、种种苦难的系缚,无常的逼迫。但是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天地,那是正常的生命状态,由于我们一念无明,自己到了牢狱里面来了,现在有个机会可以从牢狱里面出来,我们要赶紧出来!

但问题是我们迷惑颠倒,在牢狱里面呆久了,他认知不了自己的是一个囚犯的角色,甚至把牢狱认为是自己正常的情况,还不想出来。真是可怜悯者。《法华经》里面的火宅喻,实际上是给我们传达一个信息,真实的现象是三界如火宅。这个房子已经即将要倒塌,然而我们这些人,就是这个火宅里面,还在那里玩耍、还在那里“享福”、还在那里做各种各样的“事业”。在外面的这个父亲急坏了,就呼唤自己的子女出来。但子女还不听话,觉得我呆在这里面还很好,很快乐。于是父亲也只有巧设方便,知道他们原来的爱好,就说:“你们出来吧!我这里有很好的玩具,有鹿车,有牛车。”子女们听说外面有好玩的东西,才争先恐后出去,是这样离开三界牢狱的。

我们没有一念的厌离心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认知不到这是苦难的牢狱,没有智慧。所以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能不能落实在我们的认知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否知道己就是牢狱里面的囚犯,拖着沉重的镣铐,带上了手铐,每天经受苦毒的拷打,没有一刻的自由。我们一旦认知到,对这种牢狱的厌离、出离之心就油然而生,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

三、靠这句佛号加持,真正生发厌离心

我们这世间的众生发出离心是很难出的。无量劫以来就在这五欲六尘里面打滚,就在这个妄想杂念堆里讨日子过,而且认为五欲六尘是人生幸福的本质内涵,就像一个厕所里面的蛆虫在大便里面往返它是其乐融融,不知道污秽。所以我们能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污秽,决心出离它,本身要具有甚深的智慧才能产生这念出离心。我们没有这个智慧,于是阿弥陀佛就用悲心,把令我们生起出离心的这个功德都在名号当中把它编码好了。对这本人也有点小小的体会。原来我在支提山念过四十九天的佛号,念五百万声,当然自己业障很重,一点功夫都没有。但是中间确实产生了一种极强的厌离之情,就感觉这个世间太苦太苦,活了这么多年,怎么活的?竟然能够活过来,真是不堪回首!平时这种苦很难感觉出来,就在念佛十多天以后就出来了,真是苦不堪言。

所以我才深信,因为原来在佛经里面谈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功德包括令我们产生厌离和向往的心,凝结在佛号当中了。我认为通过我个人小小的体验它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我常常劝那些念佛的人,有否信心、有否出离心,你还是老实的念佛,把我们全身心交给阿弥陀佛。当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实际上它就展示着我们一个苦难的众生,对一种绝对超验救度力量的全身心皈依。

我们体会到,这句佛号以一念转换百千万亿个妄念的转换功能不可思议,才深刻地感觉到阿弥陀佛对我们具有多么大的恩德。他老人家给我们这个佛号万德洪名,这句万德洪名里面具足智慧光,排遣我们的愚痴;具足欢喜光,能让我们改变瞋恚的心理;具足清净光,令我们淫欲的念头转化清净;具足不断光,让我们散乱放逸的心能够精进不间断;具足超日月光,照透我们无名黑暗的内心。名号所在之处就是弥陀光明注照之时,我们得到名号的注照,身心就柔软了,我们阿赖耶识的善根就会破土而出,我们就会生出厌离娑婆、求生极乐的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做月下老人是助人堕生死欲坑

你很喜欢做月下老人?喜欢做月下老人,这完全是凡情,...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脱

引言 天在人们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美好、自在、...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

问曰:如维摩方丈,包容有余,何必国界无赀(zī),乃...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佛教词典】尼戒

比丘尼所受持的戒律。本来只有三百四十一戒,后来南山...

【佛教词典】四执

为古代印度外道对诸法所持之四种执着。又作四邪、四迷...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好心真的能有好报吗

我们都知道,慈悲是佛教的根本,而因果律则是佛教理论...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推荐】莫耍小聪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峨眉山镇山之宝通永老和尚精进念佛开示

踏实修行 精进念佛 简单介绍: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当今...

若无闲事挂心头

禅家云门宗有这样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

蕅益大师《见闻录》

(一) 【原文】 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

【佛学漫画】怎样和阿弥陀佛相应

我们只要发愿往生就是和阿弥陀佛相应啦...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