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2019/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生活、修行中的外缘并无善恶、违顺、染净之分,所谓的善缘与恶缘、顺缘和违缘、净缘与染缘,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所贴上的标签,并不是实有法。四祖道信大师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时,说了一首偈子:“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在生活、修行中,再遇到所谓的善缘恶缘、顺缘违缘时,我们应该改变对待它们的思维方式,返求自心,从自己心地上下手,而不是用斗争或逃避的方式改变外境。换言之,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一切缘都是我们修行进道的增上缘,都是我们清理贪嗔痴三毒、开发智慧、培养慈悲心的好机会。在介绍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观》中的“随缘行”时,曾提出了几种观法:

1、加持观

视一切逆境恶缘为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护念,是锤炼我们智慧的洪炉烈焰,它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智慧。

2、勘验观

视逆境恶缘为诸佛菩萨对我们的勘验,勘验我的功夫如何,心是否在道上。人处在逆境中,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习气和不足。

3、诱惑观

观顺境为诸魔怨对自己修行的破坏,让我们生起警惕心。

4、感应观

视一切境缘都是自己业力的镜子。遇到他人对自己不好或者逆境,要意识到这是自己内心不清净所感召,多反省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佛说方等泥洹经

佛说方等泥洹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王舍鹞山,...

星云大师《你对我错》

我一生提倡人间佛教,非常重视人际的相处,因为人的一...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

昏沉者,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

随烦恼二十:言昏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

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

为何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十万亿佛

问: 极乐世界的人何以只须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他方...

【佛教词典】普度

(一)谓广行剃度。宋史孔承恭传载:“请于征战地修寺,...

【佛教词典】如

(1320~1385)明代天台学僧。浙江余姚人,俗姓张。字...

弥勒菩萨的事迹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

这是晚年最要紧之所在

【原文】 无常迅速,虽老少无别。然年少人犹处未定之天...

佛经中说:梦见这四种相最为吉祥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中说:若人梦中见四种相者,...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

念佛吃素转恶业大苦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

佛陀劝孝的偈语

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楞...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知足第一富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