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仁清法师  2019/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或年前想往生,他来信上有这个意思,想年内或年前想往生,看怎么样?印光法师给他回答了,你想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这种知见不可执着,或致魔事,可能就会中邪着魔,执着就成病了。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意思是念佛的人,一定坚定自己的信心,求往生,但是你这个报还未满,比方说你能活到80,你到79那一年,报还未满,时间还未到,那么就只能随缘,或者再有求往生之心,或者念佛修行,到报满的时候,因缘成熟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来接,是这个含义。

“倘刻期欲生,若功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那个意思是,假如你想着哪一天要走,假若你真正的修行功夫到家了,出入自由了,来去自如了,功夫真到家了,那是可以的,你说哪天走就哪天走,很多高僧大德有这种功夫,我在我的博客文章上曾经写到能海上师的往生,他就是自如。

功夫成熟的话不要紧,假如功夫不成熟的话,你想我明天走吧,我第三天走吧,或者选个好日子走吧,假如这个人是念佛的,他还执着于掐掐算算的话,有些人他会掐算啊,临走时一掐算,最近死都不好,我得死在哪一天,这个人执着执着执着,假如你功夫高,到哪一天走就行,就可以了,假若功夫不高,执着执着就着魔,就失去正念了,就这个含义。

“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那个意思,“尽报投诚”我这个寿命结束了,我这个形体寿命结束的时候,将死的时候,好了,我哪里也不去了,去西方极乐世界,以真诚心求往生,这是我们修行人所遵循的方法和道理。“乃吾人所应遵之道”这个能听明白吗?

“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这什么意思呢?我赶紧死赶紧死,那是自杀,《戒经》是不允许的。

“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假如你执着就容易丧心病狂,就是中邪着魔。

“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假如你修行功夫到家,今天往生也可以,挺好,至少往生了,今天更好。

“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假如你道业未成熟,时间还未到,你执着追求哪一天走,这个和拔苗助长没什么两样,对吧?拔苗助长。

“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假如咱们自己执着,魔事起来了,肯定有相应的魔的境界,那么自己不能往生,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关键的时候,让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失去道心,一看念佛的人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样子。

济南有一个例子,九二年他开始学佛,九二年学佛的人不多啊,咱们哪一年学佛?你们九五年、九六年、九七年、九八年以后,九二年就开始学佛,据他自己说,不说哪一部经,哪一部经,是我跟我师兄弟从上海背回来的,就是说山东佛教的兴盛有他们一部分的功劳,就是流通了经书。

严格的说他们是老修行了,可是呢就是非常执着,我亲自见过他和他探讨过,后来我就什么也不说了,他非常狂妄自大,确实有这种人,自己觉得了不起,超过了一切人,甚至是超过一切出家人。你才出家几天就这样?你才出家几天?我那时候学佛时,你们还未学佛呢?结果是前年的时候死了往生了,因为他那里有七八十个人,有好几伙人,离的都不远,大约七八十个人念佛的,有一部分人受他的影响,有一部分人后来加入的。

他走了以后,大家给他助念,就是一两个小时,身体很硬了,就死到桌子前面了,死相很难看,结果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哎呦,这个人这么多年来念佛,看他那情况绝不可能往生,助念没有起作用,业障极重,他曾经诽谤正法。因为这件事我和他探讨过,没有起作用,因为他觉得了不起,这个人我不说姓啥了?我不是说谁不好,我是说这种现象引起大家警觉,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它是最笨的人。

所以说我们自己要保证往生,再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包括往生的时候,不能搞一些自己往生不了,也让其他修行人失去了信心,对佛教失去信心。

“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那个意思是,印光法师他那个时候也看到了很多人,念佛的人,修行的人,给佛教形象抹了黑,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他就举了个例子。

“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就是,我希望你把非得哪一天往生之心,改过,改过那个心,我一定发愿往生西方,坚定这颗心,不是我哪一天要走,这个是建议啊。

只有这样的话,你只要虔诚,报终的时候报尽的时候,肯定能往生,命终肯定能往生,就这个含义,假如你没有这个躁妄之心,团结就是结缚、缠缚障碍的意思。或者招致魔事之患,你没有这个心,魔也很难乘其便。这是印光法师答复的一个念佛居士的一封信。

《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千劫万难生二胎 持名念佛现奇迹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在周围朋友、同事以...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佛教词典】善哉

(杂语)梵语娑度Sādhu,义译曰善哉。称赞之辞也。法...

【佛教词典】至不至相似过类

因明用语。又作至非至相似过类、至不至难。印度古因明...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

赵朴初《宽心谣》

赵朴初先生92岁时写了一首《宽心谣》,读来发人深省:...

悭贪的苦果

人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缘、果、报的道理要切记啊...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

餐桌上4种最不起眼的长寿菜

山珍海味虽然可口,却不一定健康。如今人们吃东西,营...

嗔恨心的危害

许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对境时,例如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

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

每年农历七月间,中国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济的法会。一...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