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憨山大师  2019/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源无二。即参禅提话头,与念佛持明,皆无二法。

第不善用心者,不知借以磨炼习气,破除妄想;反以执著之心,资助无明。故用力多而收功少耳。此事如用瓦子敲门,只是要门开,不必计手中瓦子何如也。

以吾人无量劫来,积集贪瞋痴爱杂染种子,潜于藏识之中,深固幽远,无人能破。圣人权设方便,教人提一则公案为话头,重下疑情。把断妄想关头,丝毫不放。

久久得力,如逼狗跳墙,忽然藏识迸裂,露出本来面目,谓之悟道。若是单单逼拶妄想不行,何必话头?即婆子数炭团,专心不二,亦能发悟。况念佛持咒,有二法哉?

禅人持明三十年不见效者,不是咒无灵验,只是持咒之心未曾得力,寻常如推空车下坡相似,只管滚将去,何曾著力来?

如此用心,不独今生无验,即穷劫亦只如此。及至阴境现前,生死到来,依然眼花缭乱,却怪修行无下落,岂非自误自错耶?

禅人从今不必改转,就将持咒的心作话头,字字心心,著力挨磨。如推重车上坡相似,浑身气力使尽,不敢放松丝毫。寸寸步步,脚跟不空。

如此用力时,只逼得妄想流注,塞断命根,更不放行。到此之时,就在正著力处。重下疑情,深深觑看。审问:只者用力持咒的,毕竟是个甚么?觑来觑去,疑来疑去,如老鼠入牛角,直到转身吐气不得处。如此正是得力时节,切不可作休息想,亦不得以此为难,生退息想。

及逼到一念开豁处,乃是电光三昧。切不可作玄妙欢喜想。从此更著精彩,拼命做去。不到忽然藏识迸裂虚空粉碎时,决不放手!

若能如此持咒,与参禅岂有二法耶?所以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便可证明。即亲见佛祖,亦不易老人之说也。

憨山大师《梦游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慧律和尚般若颂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来声与色 染习...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

受戒后在心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我们受了戒以后,内心当中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内...

心头无事一床宽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

楞严法语

◎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佛教词典】三于

(名数)于有所依之义。三论之嘉祥依三种之所依立三种...

【佛教词典】守囊

(物名)书佛天之像或陀罗尼,盛以囊,着之于身者。阿...

入海采宝七难喻

世间人入大海采宝,会遇到七种危难:一者,强风从四面...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

让自己成为快乐又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快乐,缺少智慧的人生活过得很不...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女人的五障十恶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