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通觉法师  2019/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菩萨。就连放生回来嘴里也说的是:今天放了十只鸟菩萨,十条鱼菩萨……但是,无论是谁一旦说了几句他不爱听的话,脸马上沉下来了,心情不好时,别说顶礼了,别说什么“菩萨”,就连“僧宝”他都给你顶嘴回去。

二、生不如死型

张口闭口就是这世界没什么好留恋的,我什么都不管就念佛了,我已经活够了,只求往生西方……于是工作也不上心,对家人也有一搭无一搭,成天要给阿弥陀佛“打电话”,说是要让佛感受到自己往生净土的决心。而对净土的理解,却仅止于“黄金铺地”,“但受诸乐”,“死后才能去”等这些关键词上,对净土的真实意义却一无所知。

三、众人皆醉型

看到别人对工作认真负责,且成绩斐然,便不以为然地说:“梦里造梦罢了,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再努力有什么用?”似乎只有他自己吊儿郎当,混日子才是看破放下的大智慧。

四、自私自利型

说是自己学佛多年,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一丁点利益,就寸步不让,还偏说:我其实不在乎这点小利益,但我不能纵容对方的贪欲,那才是真造孽。佛教讲自利利他,自己日子都过不富裕,我拿什么去告诉人家学佛能福慧双修?”

五、旅行家追星族型

喜欢朝拜各处佛教圣地,收集各种佛像念珠,且对云彩、光线特别敏感。“看,这是我在五台山拍的照片,这头顶的晚霞,活脱脱是一朵朵莲花的形状,再看旁边这两道‘佛光’太殊胜了,顶礼文殊菩萨。”或者是“明天某某大法师要到某地讲经”

六、诵读家型

每日持咒,诵经不断,自称法喜充满。但放下经书去趟菜市场,都能和小贩斤斤计较一个小时再回来。特别喜欢按照自己理解的经文意思教训人,但除了常读的那几段以外,其实对经典从未深入。

七、放生爱好者

喜欢参加放生,却对自然环境是否适合放生从不作深入研究。更有甚者,有“生”就放,管它是毒蛇还是老鼠。

八、素食偏执者

不厌其烦地劝别人吃素,看到别人吃片肉便郑重地宣布人家要下地狱。可是又对别人做的素菜素食挑三拣四,对色香味要求极高。

以上八种类型的人,是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其实学佛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生活,看到真实的心。极乐世界其实就在当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修行的重点和方式有哪些

问: 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师...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原文】 《净住子》 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父母...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个禅七马上就要结束了,就在禅七结束之际,老天爷连...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佛教词典】实者

(术语)诸佛菩萨现诸趣之身谓之权化,恶鬼恶灵之现身...

【佛教词典】妙高山王

(杂语)妙高山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药师经曰:妙高山...

我愿意改变

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

佛说生病十因缘

《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地主对他的佃户很好。有一次,...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