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锡杖功用与功德

如瑞法师  2021/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讲的是,菩萨在乞食途中是如何发愿的,包含五十五愿,大分三段,即“游涉道路”十二愿、“所睹事境”十九愿、“所遇人物”二十四愿。

“游涉道路”部分主要是讲,菩萨在乞食的路上,随所遇路况不同而发的愿。今天先来学习这部分的第一愿,总偈颂第四十七: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这首偈的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准备去乞食,在拿起锡杖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设布施大会(大施会),平等念及怨亲,广行布施,以此开显清净的真实之道,得见真如实相的妙理。

手执锡杖:“锡杖”是比丘在乞食或游行时随身携带之物。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执锡杖,并教导出家佛子,也执锡杖。为什么要执持锡杖呢?《锡杖经》中说:“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彰显圣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曰德杖……是故汝等咸持如法。”

根据经论记载,锡杖有多种功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供年老、病弱的比丘拄锡杖而行。

第二,驱赶毒蛇、恶虫等。佛令比丘在道行时摇动锡杖,警觉地上的虫蚁等及时回避。

第三,提示施主。比丘在乞食时,锡杖又有打招呼叫门的作用。比丘乞食不可直接打门,应摇动锡杖两三遍。如果屋内没人回应,应到下一家乞。通常,愿意布施的人听到锡杖的环声,自会开门供养饮食。

《华严经疏》中说:“锡者,轻也,明也。执此杖者,轻烦恼故,明佛法故。”可见,佛法里的每件法器都有表法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恭敬、护惜。

讲一则“锡解斗虎”的故事:北齐时期的僧稠禅师(480-560年),河北巨鹿县人,年仅二十八岁便考上了太学博士,不久之后就出家了。一次,他前往河南王屋山修习禅定,路上见到两只老虎,正在为争夺一只羊羔而厮杀搏斗,吼叫声震撼山谷。禅师见此,悲心顿时生起。于是,他举起锡杖向两虎之间投去,两只老虎就这样被锡杖分开了,乖乖地丢下羊羔,各自散去了。

可谓:锡杖功德有多多,见闻得度获解脱。善用其心慈悲行,一路菩提一路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当知此念佛者,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大凡生存于斯世,每个人带着宿世的业力或愿力,在其人...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难与十六轻遮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

只有这样护法,你才会有无量功德

护持三宝,要从信仰的建立开始。首先,你要认定佛法僧...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走好人生六座桥

人生一瞬,世间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经常想到,...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佛教词典】真智

又名圣智,即明白真如实相的智慧。...

【佛教词典】昙纂

南朝刘宋时代僧。生卒年不详。师与智猛于姚秦弘始六年...

爱幻想,能修观想念佛吗

问: 本人念佛时经常忍不住爱幻想,幻想净土的情景。...

大安法师:经常做恶梦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弟子经常做恶梦、怪梦,不知该怎么办...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心静欲自消

四十二章经的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这个心寂灭了,自然...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推荐】从小养成的行为举止会影响未来的命运

从小养成得体的行为举止,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往生西方是诞生,不是死亡

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肃杀的意思。这种观点是不...

礼佛的一刹那间,十大愿王都具足了

十大愿,是总说的。我们昨天跟大家讲的是总相;十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