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总摄十种分別心

妙境法师  2021/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总摄十种分別心

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这是“辨品类”这一科里的第三科“广释十种分别”,说我们这个分别心有十种分别。“复次,总摄一切分别略有十种”,这个“分别”当然就是依他起,但是也是遍计执。那么现在这里是总摄一切的分别,当然是特别多了,现在略略地说有十种,十种不同。

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

第一个是根本的分别,就是指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是一切分别的根本,因为一切分别都是由种子生现行的时候你才能分别,所以阿赖耶识就是一切种子识,所以他是根本。一切的分别以阿赖耶识为依止,才能生起,所以阿赖耶识是根本的分别。而他本身也是有明了性的,所以有明了性也是分别。“根本分别”的阿赖耶识的分别,他也是有漏的,也是虚妄分别,不是圣道的智慧的境界。

二、缘相分别,谓色等识。

第二种是“缘相分别,谓色等识”。这个“色”就是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些都是“色等识”,都是识所变现的,他都是以识为自性的。因为没有识,这些色等是不能出现的,所以以识为他的自性。识为他的自性,他就叫做“缘相分别”,就是因他而引起分别,因为这个色等识而引起分别。

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因为这个色等而引起分别,所以叫做“缘相分别”。那这样说就是两个理由:一个他本身是以识为自性,所以叫做缘相分别。第二个理由呢,他能够引起分别。我们的识见到色才引起眼识,听到声音那么引起耳识,那么他能引起分别,所以叫做缘相分别。

三、显相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

这个“显相分别”就是我们的心心所法,这个心心所法他能够照了一切相,也就是那个缘相,所缘的一切相能照了,能够分别。那么是什么呢?就是眼识、耳识……就是前六识。“并所依识”,就是末那识,就是第七识。那么这是“显相分别”。

这样说,“显相分别”就是见识,“缘相分别”就是相识,那个“根本分别”就是义识。前面说的阿赖耶识为义识,也有相识,也有见识。这三种分别,他能总摄一切分别的,总摄所有的分别都可以包括在内的,这就是总说的分别。

四、缘相变异分别,谓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捺洛迦等诸趣变异,及欲界等诸界变异。

这个“缘相变异分别”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前面那个“缘相分别谓色等识”,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上面,进一步来说叫做缘相变异分别,这些相上有很多的变化。有什么变化呢?“谓老等变异”,就是老病死,老病死的变化。我们人间的苦恼多,三恶道也都有老病死,诸天他们没有老、没有病,但是也要死,也是有变异。

“乐受等变异”,这一切三界内的众生有乐受、又有苦受、也有舍受,有这么多不同的感觉上的变异。“贪等变异”,还有贪瞋痴这些烦恼的变化,有的时候贪心来了,有的时候瞋心来了,还有各式各样烦恼的变化。“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逼害”,众生与众生有冲突的时候,有杀、缚各式各样苦恼的事情,这个逼害的变异。

时节的代谢的变异,春夏秋冬寒暑往来的这些变异,新陈代谢的变异。“捺洛迦等诸趣变异”,“捺洛迦”是印度话,中国话翻作苦器,就是地狱。另外还有饿鬼,还有畜生,有人天等变异,这时候跑到三恶道去了,有时候又跑到天上来了,变化。“及欲界等诸界变异”,还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变化。这个缘相分别里面,有这么多变异的不同。

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即如前所说变异所有变异。

这个“显相分别”就是那个第三个“显相分别”。这上面就是变异的分别,“谓即如前所说”的变异所有的变化,引起的种种的分别。这个“缘相变异”有老病死的时候,你心里就有老病死的分别;乐受、苦受、舍受等变异,你就会引起在乐受、苦受、舍受上引起分别,贪瞋痴变异的分别,逼害时节代谢等分别,乃至三恶道,乃至到诸天,欲界、色界、无色界,你心里面都会引起分别的,那么这叫做“显相变异分别”。

六、他引分别,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

前面这个“根本分别、缘相分别、显相分别”,这是总说的分别。这个“缘相变异分别、显相变异分别”,这是俱生的分别。这个任运地这个识接触到不同的境界,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了别性出来,这是俱生的分别。这以下“他引分别、不如理分别、如理分别”,这个不同了,这个分别就是由知识成熟了,由学习来的,由经验来的这种分别。

“他引分别”,就是别的众生影响了你、引导你,增加了你的知识了。那么这个就是有好朋友、有善知识,或者恶知识要和你作朋友,那么就影响了你内心的思想了。“谓闻非正法类及闻正法类分别”,你亲近这恶知识的时候,你就会听闻到“非正法类”这些分别出来,不合道理的事情。

“及闻正法类分别”,你同善知识来往,你就能听闻到合法的这些知识,能得到合法的知识。那么这又引起各式各样的分别,反正一个是邪知邪见的事情,一个是正知正见的事情。

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

第七个是“不如理分别”,这个“不如理分别”和前面那个“闻非正法类”有一点不同。“谓诸外道”,这是说就是站在佛教的立场,称其他的宗教名之为外道。他们这些外道“闻非正法类”,他听闻他的大老师教授他非正法那一类的分别,在那里面生起了种种不合道理的虚妄分别。这是属于宗教性的宗教徒。

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

这是指佛教徒。佛教徒“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佛教徒在佛法里面做佛弟子,他能够听闻这个正法,如理的道理,引起来种种的分别。这是说经过了后来的学习,前面是俱生的分别,这三种分别是遇见种种因缘,你学习引起的分别。

九、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

这一种分别也就是前面那个外道“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但是萨迦耶见这个我见也通于一切众生。这是特别指出来生死流转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烦恼。

“执着分别”是什么呢?“谓不如理作意类”,因为作意的不合道理,内心的思惟不合道理,就产生出来这个萨迦耶见,就是我见,“萨迦耶见为本”。“萨迦耶”翻到中国话是坏聚,是个“坏聚”的意思。那么加上那个“见”字,就是“坏聚见”。这个坏聚怎么讲呢?就是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一个众多的因缘组合起来的,所以叫做“聚”。

这个“坏”,就是这个聚他是无常的,是老病死的,他是个必朽之物,是个坏聚,刹那刹那变异的。在这上面执著有一不坏的、不老病死的,有一个常恒住的我,执著有个我,所以叫做“萨迦耶见”,就是我见,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我见。说“我见”,通于补特伽罗的这个我见,补特伽罗也是我见,但是翻个“数取趣”。

这个“萨迦耶见”也就是我见,数取趣这个补特伽罗也是我见,但是有一点不同的义。就是,数取趣这个补特伽罗这个我见,是指流转生死。在流转生死上说,就是“数取趣”,就是数数地去得果报。譬如是在人间得人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天的果报了;天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畜生的果报;畜生的果报死了,又得人的果报;得人的果报死掉了,又得到地狱的果报,就是一直地去得果报。

这果报一直地变化,但是我是不变的,谁得果报呢?是我。这个“我”一直地不变。这个有我论者就是这样执著有个“我”。这个“萨迦耶见”呢,是在五蕴上说,在五蕴上这个坏聚的必朽之物上有个不朽的我,那么叫做我见,也有个我,还有个我所,我、我所见。

其实,他还是相通的,数取趣的我和萨迦耶见的我还是相通的。现在这里就是指萨迦耶见,由不如理作意,所以就发出来萨迦耶见这个我见出来,执著有一个我。

“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这是执着我,与我相应的分别,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这是六十二个见,六十二种知见,就是各式各样不同的知见,各式各样不同的见,叫做“见趣”。这个“见趣”怎么讲?就是不同的邪知邪见叫做“见趣”。

这个“六十二见”怎么讲?“六十二见”有多少种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简单一点的解释:就在五蕴上,在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上来说明这六十二见。譬如说色蕴,有四句:“色即是我,我有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有这么四句。第一句“色即是我”:这个身体,这个地水火风这个生理的组织,他就是我;即色是我。

这句话有两句话:“即色是我”、“离色是我”。就这个臭皮囊就是我,这是一种执着。第二个执着呢,这个臭皮囊不是我,是另外有一个我,这个我,我在色中,在这身体里面住,这个臭皮囊是我的住处。就像人在房子里住,这房子并不是我,是我的住处,这个身体也是,这身体是我的住处,那么这是一个不同的执着。“即色是我”、“离色是我”。第一句“即色是我”,其他那三句-“色属于我,我有色,我在色中”,这三句是“离色是我”。

这个“离色是我”分成三句:“我有色”,就是这个我不是色,但是我是有这个色的,他是我所有的,“我有色”。“我在色中”,我在什么地方住呢?在这个身体里面住,这么一句。“我有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这三句,加起来就是四句。

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色”有这么四句,受、想、行、识也各有四句。譬如“受即是我,我有受,受属于我,我在受中”。乃至识也是这样子,“识即是我,我有识,识属于我,我在识中”。就是五蕴,每一蕴有四句,四×五是二十句,这个执著有各式各样的执着。

二十句,过去有二十句,现在有二十句,未来的五蕴也有二十句,加起来就是六十句,就是六十个见,再加上两个根本的见,就是“命异身异”。这些话都是《阿含经》上的话,《阿毗达磨论》也有这些话。这个“命异身异”怎么讲?这个“身”就是我,这个“命”就是色受想行识。

色受想行识和我各有各的体性的,命不是身,身不是命,那么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不是我,另外有一个体性是我,这样子。这样的人,这是指“常见”说的,因为这个身体是要老病死、要结束了的,但是〝我〞还是继续存在的,这是“常见”。

若“命一身一”,命和身体是一回事,命就是身,身就是命,我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就是我。这样说,色受想行识要老病死、要结束的,我也没有了,这叫“断见”。所以这六十个句再加一个常见、一个断见,就是六十二见,是这样意思。

这六十二见是以萨迦耶见为本的,以萨迦耶见为根本。这是“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因我见而引起来种种分别,因六十二见引起来种种分别,这叫做执着分别。执著有我,执着常见,执着断见,是这样意思。

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十种分别。

这以下是指大乘佛法,大乘佛教徒的分别。前面这上面说“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这就有一个含藏在里面的意思,这是小乘佛法所对治的分别。小乘佛法主要就是破这个我见,他不明显地说破法执,不是那么明显。可是若断了我见,得了阿罗汉果,对法的执着也是不执着的。不过在唯识的经论上多数会说到,小乘佛教徒,这个阿罗汉只断我执而没断法执,常常有这个话。下面就指大乘佛教徒,他不但是断我执,也断法执的,那要通达一真法界的道理才可以。

《摄大乘论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

修行人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

【佛教词典】秘密八印

乃大日经秘密八印品所说之八种印言,此八印为八叶院八...

【佛教词典】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p1090 成唯识论五卷三页云:此中...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

犯杀戒的过失

犯杀戒的过失,在大乘菩萨藏中,最大的罪过!绝菩提根...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总而言之,大白牛车的启动,我们讲过有三个次第:安住...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

心的觉悟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

弘一大师的出家因缘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念佛人也吃肉,应如何解决

问: 请问有的人也念佛,可是他照样吃鸡鸭鱼肉,应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