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

虚云老和尚  2024/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位位都是经过久远劫来,长期修习才成功的。我们生死心不切,不发长远心,病来知念生死,病好道念就退了。

所以《楞严经》说:“凡夫修行,如隔日疟”,病时有道,病退无道,无明起时如疟,退则好人,故要努力精进,生忏悔心,坚固心,不要今日三明日四,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

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不可不仔细,慎勿暴弃。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若一圣贪习多门,犹恐不得圆通。故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名,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

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

复次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众生散处四方,由于出发之点,各个不同,然而到达王所,却是一样有效。

《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吾人若今日向这路一逛,明日又向那路一逛,流离浪荡,则终无到达之期。六祖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垂诫深矣。

所以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如鼠龁棺材,但从一处用力,久自得出。若欲旁通余宗,自须识其主伴。

禅宗的行人,便应以禅宗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净土宗的行人,便应以净土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律宗密宗亦复如是,方免韩卢逐块之弊。

佛门戒律,各宗皆须严持。识主伴如行路知方向,持戒律如行路有资粮。宗趣虽然不同,到头还是一样。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也。

信心既具,便要择定一个法门来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

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听那位善知识说念佛好,又念两天佛,明天听某位善知识说参禅好,又参两天禅;东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总弄不出半点“名堂。”岂不冤哉枉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

越用功越精进,魔障就越大

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生气了怎么办

一、生气是怎回事 我们每个人当事情能顺自己的心意时...

为何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国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

【推荐】坚固的妄想一定会破坏你的佛号

我们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很少人会自我反省,这...

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

【佛教词典】迷心

颠倒事理之妄心。为大日经住心品所举六十种妄心之一。...

【佛教词典】能造大种

有四大种能造诸色,地、水、火、风,种是类义,其性广...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放生的意义所在

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

饭前供养偈

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

蕅益大师:选佛谱—净土横超门

按选佛谱分十五门,第十四、净土横超门,明四土九品位...

口腹之欲,为何要以生命来买单

每次梦醒,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醒来的时候,都会听到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