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2011/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学佛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其实,这种想法不切实际,钱财是世间宝,佛法是摩尼宝珠,是无上至宝。我们不能为了无上至宝而视世间宝为敝履,也不能做钱财的奴隶,为钱财而生烦恼。

树立正知正见。很多人在钱财方面不自在的根源,就是对钱财缺乏真知灼见,这也成了修行的障碍。福慧双修,慧是解脱,福就是丰富,就是大富大贵。我们佛子的生活虽然不能追求富贵,但是也不应该排斥财富,关键是要善于运用财富。

真正自在放下。放下心中对财富的贪心吝啬,做财富的主人翁,才是真正放下。如果为了表明放下,刻意追求贫穷,也是一种虚伪。对于现有的财富应秉持这样的态度:财富为我所用,而非我所有。

钱财源于布施。布施的行为,布施的心态和对布施种种的智慧把握,如果能做到三轮体空,则功德无量,否则如同仰箭射虚空,箭落还自伤。

世人都在追求财富,可是有些人就是得不到财富,反而还会被外境所转。财为五家共有,分别是:水、火、盗贼、国家、败家子。前三种你可以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你想让你的财富增值,我劝你投资德行,那是一种永远不会亏损的生意,会福荫子孙,而且还会带到另外一个世界。

福报来源德行。如果你有了良好的德行,势必会得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正所谓不求自得。我常对报怨缴税太多的朋友们说,你缴的税再多,也没有你余下的部分多,虽然一年缴了几万元的税,可是你余下的部分肯定是比税款多数倍的数目,况且缴纳税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再报怨的话,就去吃低保,不用缴税,感觉如何?人要学会知足和感恩。

古人真是有智慧,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就形容为缺德,那么他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因为缺少“得”嘛。古人还要厚德载物,德行深厚了,物质就来了。多么的形象生动。可是现在浮躁的人们已经不愿意去面信奉这些所谓的过时的哲理,这也 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之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穷的欲望,导致无限的危机

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负那些...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真正有福报之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业力最怕辗转增胜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

释永信:僧人不要靠神秘来维持佛教形象

导语 寺院本来就是学校,是宣扬人生真理的学校,而且...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

【佛教词典】只履西归

指达磨手携只履回归西天之事。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达...

【佛教词典】三际时

(名数)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热际时,雨际时,寒...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原文】 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

妙莲老和尚自述闭关苦修的传奇20年

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