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如瑞法师  2014/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经和诵经是不同的。所以当你进法堂的时候,要能够想到为利益所有的法界的众生来念经。像我们经常往外跑,看到那些受苦受难的众生,真的要生起来悲悯心。虽然我们出家人不能亲自到他们的面前,一一地帮助他们解决他们身体的乃至于心灵的痛苦。但是我们希望借助于佛菩萨的力量,遥遥地给与他们那种的加持。所以我们每位师父,乃至于今日没有诵经的人,都要提起正念来。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一个强盗出身。他一旦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是怎样修的?我们看看他的实际修行的经验,就在于懂得了自己的缺点毛病在哪里,肯去对治。

奔贡甲有一次去应供,看到居士们在准备好吃的,都在袋子里。他也是一种惯性,有一种贪心生起来,就想去里面拿。但想想:没告诉主人啊!但最后还是战胜不了自己:不行,我还得偷!当他把左手伸到袋子里拿的时候,他马上觉悟到:我是出家人,怎么还能做强盗呢?右手马上去把左手抓住,大声喊说:“抓贼啊!快点抓贼啊!”

把人们都喊来以后,人们说:“贼在哪里?”

他指着左手说:“你看,就是它!”

他为什么这么做?那就是不仅要自己真正的对治,敢于把自性的、内心里的烦恼,都敢于表白出来。也要让大家帮助我对治的。

所以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家好好地思维思维,如果你一切的恶不去做,一切善难道不好修吗?到最后才能达到自净其意的。

佛法是心法,你懂得的话,念念从心起。那就看这个念到底是什么念,是善念是恶念?怎么来抓住它?怎么来对治?就要来检查,你的一举一动,有没有偏离佛的教。

戒律就是用来对照的,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我说的话,符合不符合佛的教?我所行的事,符合不符合佛的教?修行人从早晨忙到晚上,我们不做士农工商,都在做的什么?就是在看护好自己的身,看护好自己的口,看护好自己的意。身口意三业,还是以心为本啊!

师父们,居士们,大家真正要思维一下,得回人身实在不容易,遇到了佛的这么好的教法,还是往内心里回光返照一下吧!到时候就会发现:东也寻,西也寻,原来宝贝在心中。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

出家也是有苦有乐。苦什么?比如得长期吃素,有的人吃...

圣严法师《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我们的身心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没有五蕴皆空的...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这几天,大家都在为自己忙,这...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佛教词典】秘密不翻

(术语)五种不翻之一。如陀罗尼以秘密之故不翻译也。...

【佛教词典】妙幢

(菩萨)菩萨名。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曰:尔时妙幢...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善恶猕猴缘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问: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大安法师答:...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