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到这十三条,你还会有压力吗

觉真长老  2012/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压力是是好事,它使人警醒,不会犯错。即使有错,不怕认错,敢于认错,错了能改,勇于承担。不把责任推给别人。

2、压力是动力,它促使我们精进。不懒散、不放逸。

3、压力是人生的需要,生存的必然。没有压力,人类不会有今天。

4、压力也有负面影响,走向焦虑、恐惧,那就错了,就是负能量,那就成了杀伤力,万万不可走向焦虑。所谓焦虑,就是心事重重,精神紧张,杞人忧天,生理也起了变化,掉头发、皮肤痒、出红斑、关节痛、失眠、经常性伤风感冒……这就是生理的免疫力下降了。这种焦虑症是很可怕的,能转化为忧郁症,那就要靠吃药过日子了。这是必须防止的,不可走到这个〝负面〞去。

5、压力的本质,是责任。替老板分担,替同事分担,这是我的本份。要尽责任,要有责任自觉。责任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多。责任在哪里?责任就在说到就要做到。只说不做,或者说了不去做,说了做不到,那是最坏的习气和品性,决不做这样的人。

6、放松身心,平衡内心。对于处理问题,第一,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心头注满阳光,自信自在。第二,对待问题,要看到全局,看到往往看不到的地方,也就是千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陆游告诉他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问题不在外,可能还在自心。自心一变,局面大开。

7、世上没有必赚的投资,要有输和蚀的准备,一切看得很自然。能把日子过下去,就是了不起。明天太阳还会升上来。共度难关,冬天过去是春天。

8、要解决一个认知的问题:

资本雄厚,资金充足,只是一个有利条件,但不是一项必胜条件。最终决定胜负成败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和实际的成交额(这就是那双无形的手)。满意度从哪里来?成交额(即对方掏钞票的行为)从哪来?还是从你的感染力、服务与经营的魅力来。最根本的还是你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也即服务能力。不要给自己狂加压力。无法交代,就是压力。不上市,不作扩张,不做老大,有什么不好?不要给自己狂加压力。无法交代,就是压力。不上市,不作扩张,不做老大,有什么不好?

9、不但不怕压力,而且越有压力,越起劲,动力更强,效率更高,这才是好汉。但是要看看压力从哪里来的?是时间不够?是工作量过大?是工作难度太高?是怕出洋相,怕丢人?是领导人发脾气了?千万要知道,压力不是管理层给你的,是工作的本身、本质、本性来的,这就叫〝本来如此〞(中国人叫〝天命〞)。这个认知很重要。要从压力的来源去解决。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可以寻求他人的协助,可以先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总结自己,提高自己,相信自己能跨过障碍,走出低谷。总之,淡定从容,潇洒自在,沉着面对,微笑着迎接难题。

10、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是什么?是应付压力的能力,是把压力转化为智慧,转化为生命力的能力。紧张、不快、反感、受压、受气、沮丧、恐惧,一切负面情绪与精神压力,对人的伤害太大。人只有具备轻松地、裕如地应付压力的能力,才能有快乐、有和谐、有福气。这才是生命的质量,健康的质量。

11、一个人,太顺利了,就很难有抗压的能力,应变的能力,处理危机的能力。所以,不顺利,多逆境,正是一个人能力的磨炼与积累。这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生于忧患〞才能死于安乐。过多的生于安乐,就难免要〝死于忧患〞了。

12、我们不是活得很累,而是活得很肤浅,很片面,很不成熟。困难,逆境,才能帮助我们走向深刻,走向丰富和成熟。

13、我们佛教有一篇经典性的经论,叫《宝王三昧论》,其中提出了十条,这才是人生的宝贵价值:

念身不求无病;处世不求无难;究心不求无障;立行不求无魔;谋事不求易成;交友不求利己;环境不求舒适;施恩不求报;见利不求分;受冤不求申。

做到这十三条,还会有压力吗?做到这十三条,就是菩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生意人的四个锦囊

有一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

经营生意就是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

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该如何化解

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

星云大师:用短暂的生命换无限的价值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岁月。在这一段漫...

脱掉你脆弱的外套

一个女孩毫无理由的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的时候,她坐...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遗忘别人的「不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

【佛教词典】三平等观

又称三三昧耶观。乃密教之教义。即观佛、法、僧,或身...

【佛教词典】经律异相

(术语)五十卷,梁僧旻宝唱等集。就经律二藏中拔粹类...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来往轮回从此息,死生烦恼莫能缠

来往轮回从此息,死生烦恼莫能缠, 我们在这个世界,有...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学会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圣严法师《珍惜因缘》

从禅的立场来解释,生命是时间加上空间的活动,在时间...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