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界诠法师  202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动机

是因世俗烦杂?事业挫败?感情失落?家庭变故?还是认为僧家清闲?寺院清净?或感悟人生,无常厌世,追求真理,信仰佛法,了脱生死?

出家不仅出世俗之家,更应是出生死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为报恩,为度生,为成佛之远大目标而出家。

唐玄奘大师之宏誓:“近光遗法,远绍如来”之壮志。

出家非为衣食,非为安逸,非为消极,更不是一时冲动感情用事。既舍世间之名闻利养以及父母亲属,应为修道、弘法、护教而献身。

二、出家的安住

出家将身住寺院,心安道上。

世俗生活是五欲自在,放纵率性,愚痴贡高,刚愎自用。出家则改为少欲知足,进退有度,三业严谨和调柔谦下。

从世俗的喧闹到寂寞平淡,朝夕伴随钟鼓,孤灯独影。

从丰富多彩到重复单调;从为所欲为到种种约束;从家人的依赖到单身独立;从信仰单纯到法义繁杂。

出家能承受一切,诸如称、讥、苦、乐、利、衰、毁、誉。

律中所说,所谓“三常不足”,少吃、少衣、少睡眠。令知无常之苦,知苦、厌苦、离苦。

三、出家为何事

先修福行:为众执劳,以学经教,为长智慧。切勿早早去住山、闭关,更不要未知而讲法、收徒、接寺院、当住持,也不要应付经忏佛事。

学会吃苦、吃亏、耐劳、谦卑、忍让,集积资粮。

偷闲偷安,莫攀比,莫悲观,依僧团,明因果。

沙弥学处中,应具五德:发心出家,怀佩道故;

毁其形好,应法服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

委弃身形,遵崇道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四、出家的种类

出家分身出与心出。有身出心不出,有心出身不出,有身心俱出。

出家有学教弘法,有专事修行,有执事住持,有应付经忏,有随缘参游。

未出家前从影视或从书本上认知的佛教,到现实身边的佛教,从做居士到身为僧人,有一定差距。

五、出家择师

有择师之名闻、业绩,分享光彩荣耀;有择师之名大却师无暇教导法义;有择师之无名却又教不了。律中要求:十夏以上,知法知律,能勤教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从僧衣看佛教三千威仪

前往寺院参加法会时,你看到的法师身着祖衣,威仪具足...

难陀舍爱出家的故事

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全称是孙陀罗男陀。...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

净界法师:测试自己有没有出家的因缘

你想到出家的时候,你想到什么?我们也可以测试一下你...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阿罗汉在般若会上的后悔

到了般若会上,佛陀把菩萨的因地展现给他们看,就说,...

红枣最补血的吃法

红枣、桂圆、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

【佛教词典】绣佛

指以彩丝刺绣、织成之佛像或曼荼罗。又作绣像、绣帐、...

【佛教词典】乌衣寺

位于金陵(江苏江宁)之佛寺。鸠摩罗什之门人慧睿(35...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花饰比丘的因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

你不分别,就没有那件事

修唯识观分两个部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像...

要有跟别人分享功德的胸量

欣乐作意 又诸菩萨,深心欣乐一切有情六种意乐所摄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