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有三个阶段

净界法师  2024/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不谈空性的道理。先讲有,先讲随缘的有相,有相行:思惟业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归依三宝,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佛陀的功德是随时存在的。从深信业果、归依三宝当中来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刚开始的修行一定是有相行。这个阶段是什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就是山, 水就是水,没有什么样的含糊笼统;善恶的相状,三宝就是三宝,世间法就是世间法,很清楚的。所以这个阶段它是怎么样?有相行。

到了第二个阶段是关键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前面的阶段,他的生命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因为整个生命,他内心当中那个我法二执,心中建立的自我意识是很坚固的。这个阶段叫作积集资粮,叫作跟三宝结缘。一个人真正要产生广大的突破,我们讲脱胎换骨,是在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他这个时候开始修我空观、法空观来破坏他心中的妄想。我们心中累积了很多的相状,有很多的看法——我喜欢怎么样,我的个性是怎么样,我习惯性是怎么一个想法,这个时候用空观全部扫掉,扫得干干净净的,清净本然。所以,你看一个人本来很正常,突然间好像什么都搞不清楚状况,他有可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你看禅宗的公案,说有一个禅师在修空观,空观现前的时候,他就走走走,走到海里去他不知道,人家把他拉回来。因为他“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个阶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他开始在改变自己了,把他以前无始劫来习惯性累积的那个相状一 一地开始消灭,而这个时候他的罪业也开始消灭。这个罪业的消灭是从根本消灭,他开始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对内心讲话是用否定的。所以,看你的修行是什么阶段,就看你怎么面对你的自我。你经常是用肯定的话,“诶,不错啊,你做得不错”,那你还是第一阶段,肯定的。到否定的时候我们开始怎么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否定:不行!不能这样做。我们用我们的愿力来主导自己了,不是用我们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否定,重新洗牌。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性的智慧——“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经过这一番的洗涤以后,你又开始“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那个时候是从空出假,而你的心态不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是这个夕阳跟昨天的夕阳不一样,已经换了一个夕阳。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心态不同。为什么一定要说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是这样子的。所以说,我们讲“离一切相, 即一切法”,这两句话是同时的,但是在修学的时候是有次第的,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佛说扫地的五种功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于逝多林...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现代人如何修行

现代社会,以其节奏快,信息大,时间紧,事情多为特征...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

受过菩萨戒应发此十大愿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常系在心,终不忘失; 二...

人生的两个大包袱

我看到许多人每天都背着两个大包袱一个是珍宝包袱,一...

【佛教词典】婆罗堕跋阇

梵名 Bharadvāja。(一)婆罗堕跋阇天。为八十天之一。...

【佛教词典】沙门果依何界得

【沙门果依何界得】 p0681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九页云...

【推荐】《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重要错误

某人曾经说过:「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会集本出来...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

消除烦恼的方法

我们的身心里有多少烦恼,你曾经算过吗?笼统来说,有...

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深,这样能感佛来迎吗

问: 如果有人对此世间的苦难已经刻骨铭心了,内心生起...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

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明一法师:打游戏是否造业

昨天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

弘扬佛法首先要弘扬儒家文化吗

问: 有人说,没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没有基础,弘...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 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

趋向解脱的功德

前面的安乐道讲到苦乐的问题,这一块我们全部讲完了。...

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之间的境界

初地菩萨住于欢喜 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一)能堪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