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大安法师  2019/0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行人要有觉知,要在今世了脱

问:密宗与净土都是从净门入,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净土是顿超?一些喇嘛都预知自己将投生在哪一家,父母是谁,时间地点都知道,为什么不投身佛净土,而要再做人转世?

大安法师答:你问得很有智慧,确实从净土法门来看是非常不赞成那种转世,或者转世童贞出家,一闻千悟转大法轮等等这些,千万别发这个愿。因为在这个世间,我们都是凡夫,第一你能不能保持人身,你都没有把握。第二你即便能保证人身,这个声闻都有隔阴之迷,菩萨都有隔胎之昏,更何况一般的修行人。他一隔胎,一转身都忘了。忘了之后,如果记得他前生修行的功德,可能得大富贵呀!大文才呀!说不准就用这个富贵、广才又造作更多的恶业,所以第三辈子就得下三恶道了,所以这是非常严峻的。

一个净业行人,一定要有观念,没有来世,就是今世了脱。所以净土法门,你今世不经过中阴身,莲华来了,马上去。去了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一出来就是阿鞞跋致,就能够快速地得一生补处,快速成佛。所以净土法门可真是当生成佛的法门,即生成佛。他并没有经过一个死亡的中阴身阶段,是文成印坏,临终在定之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之时,都是不隔的。所以净土法门它确实是顿超,为什么能够顿超?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的愿力。

如果靠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一步一步地去走,可以说这个时代是没有人能够出得了三界的。出三界要断见惑的八十八使,思惑的八十一品,要全都断尽才能出得去。试问这个时代,哪怕是大修行人,谁能做到这个程度呢?所以这是不能说大话的。预知自己投生在哪一家哪一家,那真的是比较有风险。那它的宗派有这样一说,人家这样做,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在座的诸位,如果已经听闻到阿弥陀经无上的名号功德,接纳到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这么至重的悲心。如果还要找一个下生投生的话,那你就太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太对不起阿弥陀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酒戒

问: 如何在工作应酬中不犯不饮酒戒? 慧律法师答:...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怀孕时可以念什么经

问: 请问师父,我现在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三个月了,想...

梦参老和尚《弥陀心法》

错误的观念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为何要观安乐国菩萨功德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问曰:观如来庄...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愿念佛来了断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

大安法师谈母亲念佛及往生

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一位83岁高寿的优婆夷在东...

【佛教词典】污戒

为“净戒”之对称。即凡夫受戒后,常因烦恼之现行,而...

【佛教词典】漏尽阿罗汉

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智慧资粮比福德更重要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在《贤愚经》里面,讲到一...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常随佛学

这天,波斯匿王乘着庄严宝车来到舍卫城外的林园游观。...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