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宏海法师  2019/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相英容,还好像在跟前一样。本人那会儿也在普陀山佛学院,现在的福泉禅林读书,刚刚出家,那会白老已经从中国佛学院回来了,身体不是很好,在这里养病,共住在一个院里。

他老人家非常的慈悲,他的眼神甚至皮肤真的都跟小孩一样,每次见到过来过去总能迎头碰见,因为他种了好多的花草,还有菜,有时候这个菜要是结了果实了,还很高兴地指给我们看。

那会儿迎头如果碰上了,总是慈悲地这么一笑,甚至有时候小师父们起得晚了匆匆间要去教室上课,有时候时间不太够,那么刚好老和尚从楼道上下来以后,这样碰到一起,他还主动让让路让小师父先走,说要不然班主任又要批了,点名要批评。后来我也到了中国佛学院去读书,就是假期回来去给他老人家磕个头,看一下。

白老那会最受欢迎的就是书法,写的字非常好,特别有道气,而且在书法界来讲都是评价很高的,所以少不得我们那会同学都想要白老的墨宝。

我记得有一次去,看到他老人家躺在躺椅上,旁边放着佛号,正在念佛,心里想想他身体这么不好,都不好意思,觉得说还要辛苦他再写一遍,年龄那么大了。

白老很有智慧,他知道我们去看他们肯定是带着点偷心,就问是不是想写字,要是写字的话写一个什么内容,我记得那会儿,我们还说老和尚如果身体不好了就不勉强了,但是后来他还会写好了,封在信封里边,给谁的给谁的写得清清楚楚,甚至差他的侍者给送来,真的是让人很感动。

特别是因为我们那会儿学生,见老和尚也是培点福供养一下,学生时代也读书,竭尽所能,皱巴巴的,那会拿一百块钱已经算是大供养了,跪下去给白老,每次老和尚笑一笑看着你,很慈悲的双手接过去,但是他还要说惭愧,意思说老僧惭愧。

这两个字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也是老和尚给我们传的法,常怀惭愧之心。直今日圆寂纪念之际,也祈请白老能够不舍众生,早日慈悲再来,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西行天竺历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

窥基大师的故事

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

阿难的多闻第一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

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会再脱下来

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

玄奘之路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

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

1、阿若憍陈如: 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佛在菩提...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天竺高僧善无畏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

善良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有这样两个故事: 一说某地一辆班车开往甲城,路遇4名...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扶起对手比击倒对手更有力量

小和尚跟方丈学武,觉得很辛苦,心想,如果有一招制敌...

【佛教词典】三种阐提

阐底迦、阿阐提迦、阿颠底迦。阐底迦又名断善根阐提,...

【佛教词典】五苦

【五苦】 五苦指五种苦恼,而经论所载诸多异说,如《五...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

用佛像来代替qq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907~911年),四明奉化(浙江省)...

三宝功德不思议

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

这就是佛教之悲哀啊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 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世俗的欲乐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