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开悟的前提

201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需要必备的前提。如机缘殊胜,能遇见有悲心的过来人,善于点化引入,这乃是藉缘悟入,不管根机如何,均有其可能性。

一般人的开悟,需要以下十个条件:

一、根机:能相信自心是佛,因迷故而不见;知佛性本来无物,清净本然。有广大的心量,不计较眼前身心诸境的小事,能放下五欲,净思人生。有智慧抉择真理,寻求生命的究竟。有不落空谈、真实行持的动机。其心平直,善辨正邪,亲近明师,注重法谊。

二、发心:常发大心,欲成佛道,普度众生,能广被一切,不计怨亲。真心入法,如实体道,不受制于名利,能遍观诸法,不局一端,层层透视,了然明白。愿舍己一切,利乐有情,诚心处众,静默安然。其心能超三界,越三乘,消诸碍,了身心,去有得。

三、正解:善解佛一代言教的大意,了知祖师一期之方便,善知生命之本源,了达人生价值之真义。观法而知缘起,入修而知要旨。能会一切法行而归于心地,知照无照,离文字,绝对待,一超直入,更无旁顾。

四、专注:能专注以观察事理,能专注地思维法义,能专注地参学知识,能专注于法行而深体之,能专注于自心而返照之,乃至专注至极而达无住、无为,又超其专注。

五、放下:知万有虚妄故放下世界,知过去不可得而不忆持,未来不可得而不图度,现在不可得而不攀缘,知身空故无身可持,知心空故无心可得,知情空故大情无情,知觉空故超觉入寂,知法空而修而无修,知性空而了性非性,知道空而平常天然。

六、不偏:不偏执于心与境,不偏著于空与有,不偏修于寂与惺,不偏立于能与所,不偏见于真与妄,不偏局于次第与圆融,不偏依于师承与本位,不偏悟于道与非道。

七、回照:迥脱根尘之际,一念回光之时,更不起任何一念,再不生分别之心,当下明白,全体现成。于是惺惺寂寂,照体独立,孤朗虚豁,内外无滞。只怕向外寻求,惟恐起心动念,错者自错,入者无入。

八、恒心:开悟在于因缘时节,不可有预期心,不可操之过急,不可依赖师父与某段的修持,一心直行,更无他心,如此持之以恒,必能彻悟自心,深体本性。

九、不分别:离分别之心,心心无住,不抉择于是非,不对比于人我,不跳跃于法门,不住着于经验,不拘泥于境界,不限制于感觉,不依赖于文字。无分别是整个修持过程的正法眼,是悟入的关键契机,一落分别之心,即错失目前,徘徊歧路。

十、活在当下:不管境缘逆顺,身心前程如何,一味正定,三业行于无相,正智照于目前,一切日用皆是体道的时刻,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清净,活得超然,使每一刹那的心都在当下体现,都在当下圆显,以一念的圆心而圆妙一切法用,那么,每刻之中均是悟的机缘,每一次作用都是本体的放光,每一次交锋都是机缘的迅发,每一次深入都是自然的胜进。

开悟不是有为的神通,不是神秘的境界,不是外来的奇迹。开悟是本来的恢复,开悟是智慧的顿发,开悟是树立的消解,开悟是醒来的惊喜,开悟是开花的春意,开悟是生命重新的里程。

做一个不受惑的人,需要去开悟蒙尘已久的心,让本来面目赤裸裸地出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

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

可怜我们今世的人,那个都开口说了生,闭口说脱死!恐...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8种水果让你秀发飘飘

一、奇异果 可谓水果的营养之王,富含胡萝卜素、维他...

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如何观心呢

刚开始观心时,我们要在佛堂里把心静下来,你不能在开...

【佛教词典】坐参

即参前之坐禅,亦即晡时(午后二至四时)之坐禅。小参...

【佛教词典】道逢病比丘法

子题:阇维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僧祇又云,道逢病比...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佛讲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推荐】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细胞变功德林

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件真人真事。这是一位新加坡华侨李...

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山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

安住一念心性会让念佛的档次提高吗

问: 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

佛源敬老院免费接奉养年迈出家人公告

佛源敬老院是一座针对出家人、食宿全部免费的敬老院,...

星云大师《为往生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亡者XX居士世间尘缘已尽,放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