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元音老人:心中心法修行的六个要点

元音老人  2011/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

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的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的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加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持咒,心念耳闻。

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的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

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不急不缓。

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

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

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绝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 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

守护六根

今天讲守护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就是不叫...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天然排毒的六种水果

不少女性朋友们都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每个人都不容易,不要轻易去伤害任何人

【淡然安静守护慈悲】 别期望所有人都能懂你,那是不可...

十不求法门

一切众生与佛本来是平等无二,实说是一体的。这正是释...

【佛教词典】无念

(术语)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

【佛教词典】不死殁

【不死殁】 p0318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不死没者:...

养生贵在七个按时

1、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印光大师《广大灵感的观音菩萨》

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用感恩的心对待当下的生活

《菜根谭》有这样一段话: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