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宽运法师  2011/12/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是指众生安于十恶,忍受种种痛苦与烦恼,不肯出离,所以名为「忍」。面对这多苦多难的缺陷世界,自然引发人们对一个美好、清净世界:净土的向往,这是人心内在自觉的共同愿望。

然而,净土到底在那里?净土的存在根据又何在?

净土是从佛陀大悲智慧海中流露出来的意趣,是佛陀所开示的方便法门:

(一)自佛陀的「圣言量」中知有净土的存在。

佛陀在《阿弥陀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佛陀是智能圆满的觉者,他所讲的一切语言,都是真实不虚的。在佛的三十二相中,有「广长舌相」,就是将舌头伸出能盖住鼻子和脸。他能有此殊胜,就是因为他生生世世从不说谎话。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在宇宙中有一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这话是绝对不可怀疑的、是绝对可以信赖的。

(二)从历史上往生净土事迹知有净土的存在。

清朝乾隆年间彭际清居士与弟弟合编的《净土圣贤录》共有上、中、下三册,记载了历代高僧大德修持净土法门,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及往生净土的事迹。例如最早的时候,净土宗(莲宗)初祖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结社念佛,就曾三次亲见阿弥陀佛现身。唐朝善导大师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每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口出一道光明;念十句阿弥陀佛,口出十道光明,所以被称为「光明和尚」。近代的印光大师,一生念阿弥陀佛,最后能预知时至,被后世尊为莲宗十三祖。就是在家居士念佛往生净土的人也很多。由往生的种种瑞相,可以推知净土的真实存在。

(三)从科学证明确知净土的存在。

就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而论,已知太阳系以外尚有其它星系,银河系外尚有其它银河系,宇宙是广大无垠的,实在超出以往人类的想象。可以肯定地说,地球世界以外,尚有很多其它世界,只是我们目前未能亲眼看见、亲身去到而已。

既然佛国净土真实存在,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怎么样的净土呢?如何能令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像药师如来的净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弥勒菩萨的净土一样?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净土,跟我们都好像有一段距离,我们如何能令现在居住的人间逐渐变成净土?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建设人间净土呢?大概可有如下的几点:

第一要有优美的环境:这优美的环境、道路,如极乐世界一样的宽敞、平坦;建筑房舍庭园、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像极乐净土一样的宁静安详。环境清幽,公共设施齐备,社会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和谐,没有肮脏混乱。

第二要有安全的居所: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安全的居所,没有盗贼、小偷、坏人的侵犯损害;没有台风、洪水、地震、海啸等天灾殃祸,左邻右舍都是有道德的善友;我们出外旅游亦很自由方便,碰到的、看到的都是慈祥的面孔,听到的都是美妙的音声;我们家庭的四周都是公园、学校、图书馆、文化中心,并且到处都是繁花似锦、绿树成荫。

第三要有善良的亲友:彷佛极乐世界一样,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的亲戚朋友都是正直善良人士,彼此真诚相待,不以金钱利益相计较,不以权势地位相交,大家以论道为友,以知识为友,以服务奉献、喜舍布施为友。

第四要有自由的生活:我们在家庭也好,在社会也好,在路途上也好,都不会感到有危险或有威胁的感觉;夜半三更走在黑暗的街巷中也不会害怕。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接纳,互相尊重。人人都有自由,也不侵犯别人的自由。言论,人人有自由发表的权利;贸易,人人有自由经营的权利;正当的娱乐活动,大家都可以自由参加。

第五要有净化的感情: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情感,所以人又称为「有情众生」,而情可分为道情、亲情、友情、爱情等;而情感最容易被污染、被迷惑,所以我们必需以智慧来净化感情,以慈悲来引导感情。因此,如要实现生活中的净土,就必须改变我们内心的想法,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贪、瞋、习气,从而化烦恼为清凉。

因此,如何才能使人间净土真正的落实?正如《维摩诘经·佛国品》所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又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菩萨要建立的佛国净土是以众生为基础、为对象的,菩萨不能离开众生而行菩萨道,这正实现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愿,同时亦显示了佛陀「不舍众生,不舍世间」的本怀:佛陀成道后,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目的无非为救度苦难的众生脱离烦恼,回归清净的佛国。

而佛国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来世界,而在当下人间净土的建立、现世人生的庄严。因此,我们目前所要努力的,是积极净化现世的心灵与生活,使它成为美满、幸福、快乐、光明的归宿,能够如此,这个归宿必定是我们身心得以安住的极乐家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只有求生西方最为可靠

印祖云:念佛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

大黑猫往生奇缘记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

佛号在心中是不可取代的

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决不会走错路的

过去的祖师们,如天台智者大师、永明寿禅师、蕅益大师...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越急于求成,越难以成功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尽量少喝八种茶

不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为...

【佛教词典】无尽

(术语)无为法离生灭之相,故为无尽,又有为法之缘起...

【佛教词典】妙高山

(杂名)须弥山之译名。秘藏记本曰:苏者妙也,迷卢者...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为何有时修善反而痛苦会加剧呢

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有些人...

善良的表达

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

「无」为入禅的方便法门

讲到话头禅,事实上话头禅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很多唐...

星云大师《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晚安! 这次佛学讲座三...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有两种人念佛最老实

念佛是我们的生命,那什么是养分呢?就是法义的学习。...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本焕老和尚《黄梅四祖寺首届弘法夏令营开示》

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

专注听法的阿难尊者

佛陀告诉比丘们:佛起大慈悲心,想要让弟子们了解念佛...

金地藏与九华山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