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有求生西方最为可靠

2011/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祖云:“念佛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铁汤炉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肌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迥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能如是念,专心念佛,当下成办。”

人何时何地死亡实在无法确定。不能保证明天或今晚甚至仅仅现在呼吸间不死。如《因缘品》云:“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大军,岂是汝亲戚?”如怙主龙树说:“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稀奇。”人们于安然的沉睡中,平缓地向内吸气向外呼气之间,也无法确定不死亡,所以睡眠时没有死去安然醒来也应当感到希奇。

现在我们这些人虽然知道总有一天要死亡,但因相续中而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意念,所以执著常有生计,在患得患失中虚度人生,纵然到七十古稀仍觉来日方长,只管眼前,不知也不管死后。正在贪执寻求今生的安乐、幸福、名誉之时,死主阎魔手持黑索、紧咬牙关、獠牙毕露突然来到,那时纵有英勇的军队、强大的势力、丰富的财产、智者的辩才、美女的身色、奔驰的良驹也都无济于事。

即便钻进一个无有缝隙的铁箱中,有数十万勇士手持锋利的兵刃,箭矛的尖端指向外面围绕保护着,也丝毫守护不了、遮挡不住。死主阎魔将黑索套在他的颈上,这时他只能面色铁青、泪水莹莹、五体僵硬地被带到后世的险道中,勇士无法救护,大德不能吩咐,饮食无法引诱,无有逃脱处、躲避处,也无有任何依靠者、救护者、亲友、方便和大悲。因此我们不应被懈怠、懒惰所控制,而应诚心修持对临终决定有益的殊胜正法。现在有些大老板很有钱,可是死后连一分钱都带不走,他们的钱财确实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他们生前做过善法,或者死后有人为他们做善法,这才是有用的。

《教王经》中说,国王在死的时候,权势、受用、眷属都带不走,唯有前世的业会如影随形般跟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死亡来临之际,军队、眷属、财富等一切世间的圆满都没有用,唯有善法才有用。《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中也说:“临时宗亲,有何恃怙?唯有善法,乃可凭耳。”意思是,在临终的时候,一切宗族亲人都不可依靠,只有善法才可依靠。确实,只有专心念佛求生西方最为可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

印光大师:净业行持

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

持不杀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

【佛教词典】薄地

(一)意即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道宣之净心戒...

【佛教词典】十二处

【十二处】 为蕴、处、界三科之一。指内六根加外六境,...

父母不赞成学佛怎么办

其实,在父母眼里,子女就算到了六十岁,仍是一个孩子...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

守培法师:念佛四十八韵

一 念佛最高古,能离生死苦; 托生宝莲华,安居极乐土...

圣严法师《自我的肯定、成长、消融》

我在法鼓山的禅修营中,经常强调自我肯定、自我成长,...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问: 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 从粗浅...

净土的横超法门

横超这个词就是给我们点出了净土的特色,就叫横超法。...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

一杯鲜奶

一个穷苦学生,为了支付学费,挨家挨户的推销货品。到...